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4-06-18 17:01:22 分类:对照材料

事迹是一本百科全书,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巧,为了向他人展示成功的秘诀和经验,我们可以写份详细的事迹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7篇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1

2018年11月15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收看《榜样3》专题节目,同为一名全科医生,我对乡村医生——小贺的事迹印象特别深刻,感悟特别多。节目组镜头带我们走进贫困的中国乡村,那里的村民生活艰难、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就医困难,但是却有一位白衣天使守护在乡村百姓的身边。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小贺医生感人至深的行医故事,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对大山百姓的热爱和回报,用纯朴的行动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小贺--一位年轻的“80后”医生,留守农村,行医多年背烂17个“限量版”单肩背包,骑坏了数辆摩托车……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爱大美,让我为之动容、落泪。他为了父老乡亲而错过了致富的机会,错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却给一方百姓带来了健康和安乐,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小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首先想到的是为“大家”,而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是我们所有党员学习的榜样。强大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他变得不平凡,给予我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小贺医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老乡亲纯真的感情,他用纯净的心灵引领我们,用崇高的品质感染我们,教会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去改变环境,完成使命。

我也是一名党员医生,当务之急要以小贺为榜样,反思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他至高无尚、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医生,要以他为榜样,变感动和激动为行动。

我们每位医生,在自己岗位上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任务,工作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爱岗敬业的重要性,所以我要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重获健康。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2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然而,他在18年的从医路上,却表现了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17万次出诊,骑坏7辆摩托车该是多远的路程,这还不算前4年用双脚走过的沟沟壑壑,坑洼泥泞,而他从未收取过出诊费用。

有这样一种程序:在大医院,上班之后,要排队,挂号,还需耐心等待。

另有这样一种方式:一声呼唤,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但听摩托车声响处,便送医送药到床前。有这样一些收费项目:挂号费,各种诊费,药费。

另有这样一些收费标准:有钱的收成本费,没钱的可欠费,贫困的可免费。

当个别医生把红包装进兜里时,他却把患者多年的欠费单付之一炬。

这一收一付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这是衡量医德医风的标准和尺度。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付诸实践才见医者仁心。

他没忘本,他是用这种方式回报家乡。有他在是这28个村4600人的福份,而他自己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贫。进城购药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疼,而给家中缺奶吃的孩子只买最廉价的奶粉。他舍小家顾大家,仅靠种地和果树这些微薄的收入免强维持生活,却把大爱义无反顾的奉献父老乡亲,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还是那样有钱没钱一样治病救人。

他就是乡村医生小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界的榜样,一名老百姓心中的好人。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3

幸福家庭遇变故

46岁的张红伟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她常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平安。然而,老天却与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20xx年的一天,家人在晚饭后看电视时,丈夫起身要为张红伟倒水时突然晕倒在地,赶忙送到医院后,经医院确诊,丈夫患上了尿毒症。

打击来得太突然了。刚考上大学的女儿还没有入学,作为护士的张红伟工作还要三班倒,家中的经济来源仅能靠张红伟的收入,生病的丈夫谁来照顾,更令她难受的是,看到丈夫自暴自弃的样子,揪心的感觉时常让她喘不过气来,可如今,只能自己憋着,并且还要保持微笑逗丈夫开心……熟悉她的人都在担心,张红伟能撑起这个家吗?

"大女人"撑起一个家

面对这一切,张红伟没有埋怨。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出门买早点、买菜,而后回家给丈夫洗脸、穿衣服,收拾。临上班前,她再把丈夫扶到沙发前,打开电视给丈夫"解闷",交代好注意事项,再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丈夫的病情日益加重,本可以模糊看到事物的.丈夫彻底失明了,张红伟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在家,她就上班时给自己定时,每隔1个小时就给家人打一次电话。有时候带丈夫到医院做定期检查,张红伟身体瘦小,她害怕丈夫下楼梯被磕着碰着,就经常"背"着丈夫下楼,每每下来,张红伟总是一身汗。丈夫生病后,家里买米买面、换煤气的重活全都由张红伟自己扛了下来,常常有同事嘲笑她是个"女人中的男人",即使这样,张红伟也没有放弃过。

生病后的丈夫情绪经常不稳定,常对家人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不吃不喝,不配合医院的治疗,女儿打电话安慰他也不理不睬。每逢这样,张红伟总对丈夫说:"你不要难过,我就是你一辈子的眼睛。"丈夫在家无聊,张红伟一下班就带丈夫出去散步,周末带丈夫到电影院"听"电影。慢慢地,丈夫的脾气越来越小了。

不离不弃伴终生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对于张红伟来说不离不弃才是对家最好的诠释。

为了给丈夫最大"安慰",张红伟省吃俭用给丈夫买了多功能收音机,因为丈夫受不了炎热,家中又添置了空调,此后陆续添置电热水器等也都是为了让丈夫生活方便。最让张红伟欣慰的是懂事的女儿在上大学期间由于表现出色经常拿奖学金给家里补贴用,对于张红伟来说生活似乎对这个家庭略显沉重,可是她从来没有感觉过它的苦。用自己的坚韧扛起家庭的重担,用爱将家庭经营的幸福美满。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4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淮医"文化节上传来喜讯,由文化节组委会、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举办的全市护理理论与技能竞赛中,县医院骨二科护士长小朱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个人无菌操作技术一等奖两项荣誉。这是小朱多年来在护理岗位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所取得的硕果,为县医院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起到了典型引导作用。

今年30岁的小朱,刚满18岁时就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盱眙县人民医院工作。走上护理岗位,她就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患者真诚关爱。她不停地学习,不懈地努力。为了提高自己的护理业务水平,她于2019年至2019年到江苏职工大学脱产学习,期间,她以出色的表现和优秀的学习成绩被江苏省卫生厅表彰为"优秀团员",并获一等奖学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回到县医院工作后,她始终保持优良的学风,忘我地工作。在全县卫生系统和医院举办的护理技能竞赛中又多次获奖。她又通过三年的函授学习,去年,她拿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本科文凭。如今又在徐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就读。

小朱说:"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用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服务。"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先后在急诊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工作过,不论到哪一科她都能不怕苦,不怕累,真心诚意为患者服务,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护患沟通技巧。

2019年4月,小朱以出色的业绩,通过组织考评,成为全院最年轻的护士长。担任骨二科护士长以后,她深知骨科患者往往住院时间长,护理要求更高。她带领科内护理姐妹,学习护理理论和护理法规,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全面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水平。

"李师傅,早上好,昨晚睡的怎样?伤口还疼吗?从现在开始要活动您的患肢了。如不活动,您的患肢将会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以后走路会有影响的。请不要怕!我们今天先将您的患肢抬高30度,先进行三次,每次做20下,以后每天再逐渐增加好吗?让我们一起加油,您一定会好起来的!"病房里每天都能听到她亲切、温柔的声音。工作中,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落实好每一顿饭,安排好每一项检查,回答好病人的每一次提问,耐心讲解如何进行功能锻炼、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重返社会。

今年3月28号夜间,骨科来了一位37岁左小腿开放伤的休克女病人,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医生对她进行了小腿截肢手术。因为她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自己的老公在去年一场车祸中受了重伤,当她醒来知道自己的腿没有时,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当小朱得知病人的情况后,主动与病人谈心、安慰、开导病人,交待护理人员给与她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为她做好各项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一切需求,在她带领的团队精心护理下,病人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现以安装好假肢重返社会。

她用真心换取病人的舒心,用她的细心换取病人的放心,用她最真诚的笑容感染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她用精湛的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医院领导、同行和患者的赞誉,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十佳护士",2019年荣获"淮安市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5

xx,女,1988年出生,本科学历,2009年工作,现任蕲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她爱岗爱家,工作兢兢业业,夫妻恩爱,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家庭。

大灾逆行 并肩战役

在疫情时,蕲春县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所在科室又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科室,抗疫战斗打响后,在不完全了解该病毒的情况下,xx夫妻俩同时请战,奔赴一线,把年幼的儿女送到了几十里外的老家,转身就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xx负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实验室工作,一干就是6~8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走出实验室时已是汗流浃背,脸颊处留下被口罩勒出来的深深印记。丈夫负责新冠核酸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要和患者近距离接触,随时都可能被病人呼出的飞沫感染。尤其在病人呛咳时,会有大量的气体喷出,危险系数立刻倍增,他总是对妻子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不怕危险”。在每次下病房采集样本时,为大家立标准做示范,他总把危险留给自己,每一次采样都是一次冒险,都是和病毒的面对面交流,都是一次和病魔的较量。在一线抗疫中,她们相互牵挂,相互鼓励,并肩作战,为蕲春县抗疫胜利默默奉献她们的绵薄之力。

夫妻恩爱 相互帮扶

在单位是亲密战友,在家是恩爱夫妻。疫情解封后,夫妻二人又转战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身为科室负责人的丈夫每天都要核对整理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尤其是发热患者、入境回家人员等重点监测人群都要进行登记,分类归档,新冠核酸结果每天按时上报市、省卫健委,取消休假的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同时还要完成科内各种行政事务。xx为支持丈夫工作,时常替丈夫上夜班,承担起所有家庭事务,做好“贤内助”,把家里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让丈夫在抗疫工作中无后顾之忧。

尊老爱幼 邻里和睦

在夫妻俩长期从事疫情抗疫工作中,公婆主动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行动里:恪守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买东买西,只要有空就主动做家务,陪老人聊聊天,公婆逢人就夸:“我琳比我闺女还亲。”她宠爱但不溺爱孩子,在照顾子女生活起居时担负着教育他们成才的重任;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乖巧懂事,活泼可爱,刚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每次吃完饭总是抢着洗刷自己的碗勺,她说这样妈妈就能少洗一个碗了。邻里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尽已所能,热心帮助。

xx,一位80后的独生女,她用知识、爱心、勤劳、善良去干工作、经营家庭。家因她而温馨和谐,家风将会代代相传!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6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xxx,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xxx,籍贯陕西省潼关县,家住太要镇秦王寨社区窑上村一组,现任秦王寨社区纪检书记。家中共六口人,公公xxx,85岁;丈夫xx,55岁;儿子xxx,27岁;儿媳xx,25;孙女xxx,3岁。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xxx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工作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

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逢中秋春节,xxx夫妇就会带着孩子探望村里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

二、同舟共济,共同奉献

xxx身为社区干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工作之余不忘“充电”。平时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一系列相关培训,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执著追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很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工作之中;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对工作永远都激情四溢。作为她丈夫的xx,担任窑上村一组组长,夫妻二人全心全意为社区、为群众工作。很多时候,妻子因为村里的事情而忽略了小家,他都主动帮助妻子完成家务,在干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照顾家庭,让妻子的工作无后顾之忧。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xxx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参加“关爱五保户”志愿者服务活动,送去煤和取暖炉;积极主动同社区医疗服务站医务人员联合,免费为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深层次的为社区广大党员、居民讲解健康知识;参与植树活动,向群众普及植树、绿化知识,提升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参与义务劳动,对马趵泉景区进行环境卫生清扫活动。

虽然这样和睦的家庭很多,虽然他们的事迹很平凡,但爱的火炬在小小的家庭中传递,平凡的生活同样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样,一个个和睦家庭才能构成中华民族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医院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篇7

小盛,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xx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小盛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