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的读后感5篇

时间:2024-05-16 16:01:27 分类:事迹材料

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通过一篇读后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共鸣点,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英雄事迹的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5篇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篇1

读了蔡秀玥同学写的学雷锋先进个人事迹,我颇有感触。

雷锋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雷锋还是一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就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话一点也没错。一次,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火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倒开水,帮助下车的乘客拿东西,忙个不停。

蔡秀玥同学也拥有像雷锋一样的好品质,她是一位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同学的笔没水了,她就会主动借笔给同学使用;班里的卫生用具乱了,总是她一个人独自默默地整理;同学生病了,她能及时给予关心和关照。在平时,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她会伸出手来尽他最大的能力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在学习上,她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在班里算得上是优秀,如果哪位同学不会做题,她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一直到他们懂了为止。班上的值日生有事情请假时,她能积极主动地替他擦黑板、打扫课室。见到地上有垃圾或杂物,她总是能够主动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她从不炫耀自己。老师表扬她时,她总是很腼腆的笑笑说:“一点点的成绩,不足挂齿,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读了她的文章,我懂得了:世界上到处都充满爱,我要向蔡秀玥同学学习,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处处播撒爱的种子,传递正能量。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篇2

英雄是很伟大也很另人敬佩的人,但有些人并不知道关于英雄的故事,我原先也不知道,但后来读了英雄的故事,也懂了。

刘胡兰,是英雄中的其中一个,她出生于山西省文省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她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生命,毛泽东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活着很伟大,死的也很光荣,是因为她活着的时候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样我们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棒,觉得自己很光荣,为自己骄傲自豪。郑成功也是英雄,他在公元1661年4月率领着几万名将为祖国收复了整个台湾。江姐是个女英雄,她的真名叫江竹筠,江姐的家境也十分贫寒,为了生计,刚满十岁就进了一家工厂做童工,在那里她一待就是两年,她和刘胡兰一样也是为了祖国而牺牲的,她也死的很光荣。向警予,湖南溆浦县人,1935年7月,在庆祝延安女子大学成立大会上,周恩来总理讲话中让人们不要记我党的这位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英雄,是很伟大的,他们令人佩服,令人敬仰,他们都不怕去世,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中华儿女,为了中华和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那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坚强不屈的精感人肺腑,可歌可泣。他们遇到危险不退缩,勇于面对,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应该像他们那样勇敢面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

看完了英雄故事,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英雄!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篇3

记得小时候有篇课文是《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故事的内容写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锋护送大嫂和孩子回家,到家后,大嫂问雷锋叫什么名字,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做好事,不留名

?圣经》里面也讲过“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这句话其中的道理是爱心、奉献、慷慨不是装出来的,是一种内化到骨子里的一种品质,如果你不从本质上改变,这样的爱心和奉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良。如今的社会提倡“学雷锋”,就是因为社会上的“雷锋”越来越少了。

如今我重读《雷锋日记》这本书,受到的启发不在是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了,我看到了更多如今人们内心所缺乏的一种信仰。这是信仰倒塌的时代,或者说是,信仰倒塌的中国。

?雷锋日记》里有一段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读了这一段话之后,我不禁感慨万分。我不是感慨雷锋日记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工作的一种热情和执着,而是感慨人类有这么高的觉悟,能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

而如今的学雷锋,如果学到需要照片做佐证,我想雷锋如果还活着,知道了人们这样“学”他,他肯定会有说不出的滋味。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篇4

读完《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洗礼。学习道德模范,对于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见义勇为的朱柱和王德付,他们为人民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朱柱,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农民。这位淳朴而普通的农民工,为救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子,义无返顾地第一个跳入水中。用年轻的生命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怀念。王德付,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上兴村人,他在关键时刻不顾身患重病,义务带头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抗灾物资,自己却因耽误救治时间而病逝。两位英雄的壮举,给我以强烈的震憾和启示。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有的人活了百岁,但碌碌无为默默死去,很快就被世人所遗忘;而两位英难的生命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万古流芳,将永远隽刻在人们的心中。生命固然可贵,是什么促使朱柱和王德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以人民事业为己任,视奉献爱心为天职,身体力行地执行“助人为乐”的宗旨。在危急关头不怕牺牲,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展示了当代优秀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短暂人生,铸就永恒的光辉,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立身,怎样做人。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会轻易地放弃呢?朱柱和王德付在生死关头,用他们鲜活的生命,为自己短暂的人生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正是缘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放下报纸,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所有的英雄不是生来就是英雄,他们同样经历过春风秋雨,经历过苦难与坎坷。同样生活在阳光下,在亲人爱的滋润中成长。寻觅英雄的人生轨迹,可以加深我们对英雄的理解。让我们记住朱柱和王德付这两个闪亮的名字,记住他们留给我们的这笔情感财富!

英雄事迹的读后感篇5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

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是用先进阶级的思想发动和武装千百万原来是小生产者的农民。刘胡兰作为一个14岁的农村少年便能加入共产党,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为了扞卫本阶级的利益,她能不贪财、不惧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时,匪军曾从现场的群众中拉出几个人,要他们去打刘胡兰,但没有一个人动手,这也恰恰表现出当时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恰恰又是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军周旋。在此紧要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