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演讲稿7篇

时间:2025-02-19 12:01:13 分类:演讲稿

一份好的演讲稿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其产生参与感,优秀的演讲稿应该具备清晰的目的,以引导听众的思考方向,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科普日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普日演讲稿7篇

科普日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糖尿病是因为免疫力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引发的胰岛素功能减退造成的蛋白质、糖等代谢紊乱综合症。而黑茶里的茶黄素、茶多糖、茶多酚等都能抑制血糖上升,因此,多喝黑茶能防治糖尿病。

一、古老的中医药方记载黑茶治疗糖尿病:

中医学上称糖尿病为“消渴”。在古老的中医药方中就有用“粗茶”熬汁长期服用,治疗消渴病的记载,这里的粗茶指的就是黑茶,不是其它茶叶过筛后选出来的低等茶,是特指有性繁殖的成熟茶叶,必须是完整的茶叶生长周期。现代研究标明,黑茶中的茶色素中茶黄素的效果最强。临床试验、动物试验都证明在摄取蔗糖或者淀粉之前半个小时,先服用茶黄素可以有效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多喝黑茶能防治糖尿病。

二、动物试验证明黑茶可防治糖尿病:

大量的动物试验中发现,口服或腹腔注射茶多糖都有降血糖效果,一般此效果在投药后10小时前后出现,24小时后效果消失。机理不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是增强胰岛素的功能。茶多糖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一起使用,能增强药物的降血糖效果。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对糖代谢的作用与胰岛素的作用相类似。茶多糖通过增强葡萄糖激酶活性和抗氧化作用来有效降低血糖。

三、年份老的黑茶防治效果更好:

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上了年份的黑茶中含有的葡糖糖酶特别高,葡酶正好是机休吸收有机锗元素的关键物质,锗元素又能激活胰岛素从而建立起一个生物性的降糖链。想要防治糖尿病,可以饮用年份较老的黑茶。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茶多糖、茶多酚等物质的黑茶是防治糖尿病的常备饮品。每次在吃饭前的半个小时内喝半杯黑茶,这样能有效抑制饭后的血糖升高。

四、温馨提示:科学喝茶。

1、每次吃饭前半小时,喝半杯茶对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

2、记住喝茶时候水的温度不可太高。

3、另外如果指望喝茶来治疗糖尿病未免有失偏颇,须知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并不能用于治疗而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因此,含有丰富的茶多糖、茶多酚和咖啡因等物质的黑茶是防治糖尿病的常备饮品。

科普日演讲稿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桓台县起凤小学的小军,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不同场合的避震自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然而,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有一所紧邻重灾区的乡镇中学---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却创造了全校2300名师生没有一人在地震中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那么,这种神话般的奇迹,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校长叶志平说,这完全得益于学校日常的防震避震教育与安全疏散演练。关于防震避震,我们都了解哪些呢?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室内,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供我们做出抉择:是跑还是躲?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的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或被压所致。所以,地震时处于室内的我们应该“躲”。往哪里躲呢?美国国际搜救队与土耳其政府模拟地震实验得出:房屋倒塌时,在室内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避震相对安全的地点,因此,我们应该躲在桌子床铺旁、坚固的家具旁、暖气片旁等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教室里呢?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课桌边角处;其次,待地震过后,有秩序的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不要返回教室取东西或救人。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在百货商场、电影院、地下街等公共场所,最可怕的反而不是地震,而是因地震引起的混乱,因此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一定不要互相拥挤以免造成伤亡。此时,应避开商品陈列厨,屈身靠墙或蹲在大柱子或大商品旁边,等待地震平息。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好在室外。首先不要返回室内取东西或救人,其次我们应该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女儿墙、高门脸、狭窄的'街道、危房等。),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避开河、湖、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落水,或出现海啸等。选择开阔的空间蹲下抱头进行避震。

各位朋友们,如果地震降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避震空间避震自救。

天灾无情,世事难料!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这场人类与自然的战争,我们必胜!

科普日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古希腊奥运会中,阿方斯河畔的岩壁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变聪明,就跑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我说,如果你想快乐,一起运动吧,因为我运动,我健康快乐!

是体育力量的比拼,是智慧的较量,是美的展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运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因为随着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进程,运动正在对健康指数的不断提高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自信心和心情。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缓解生活压力,带走不快。通过运动,你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轻盈,你会发现运动也是一种浪漫。

记得小时候,每当看到别人像小鱼一样游来游去,开心自在,我就是岸边名副其实的“旱鸭子”,心里就像有成千上万只蚂蚁在不停地蠢蠢欲动。我心里痒痒的。当我战战兢兢的下水时,我发现水并没有那么可怕。游泳池的水还是温的,特别浅,我踩到底。这样,我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看着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凌空展开翅膀,在空里翻筋斗,一头扎入水中,在水中翩翩起舞,那样自由的摇摆。我太羡慕了。看着浅浅的池水,我像他们一样一头扎进水里,“扑哧”一声。我呛了一口水,脑袋尴尬地弹出来。看来游泳真的不容易。有人告诉我游泳。渐渐地,我的头越抬越高,终于可以浮出水面了。我不再如此狼狈,我游得越来越快。最后,我不是一个“旱鸭子”。看,运动还是一门艺术!

在运动中,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美好。运动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身份、地位、种族的区别。它不像战争那样残酷,血泪交织。它会给我们健康和快乐!

因为运动,所以健康,因为运动,所以快乐,开始快乐,向前跑!

谢谢大家!

科普日演讲稿篇4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上星期,学校开展了地震演练活动,同学们都认真对待,积极配合老师,可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嘻嘻哈哈,认为地震根本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地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地震,它就像刮风,下雨一样平常,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但是它破坏力很大,往往发生在瞬间。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防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多学习掌握一些抗震技能。

如果我们在上课时发生地震,怎么办?我们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背向窗户,用书包保护头部。服从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出现踩踏意外,不可慌乱冲出教室,不可跳窗逃生。

如果我们在家发生地震,怎么办?我们要躲在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如果我们逛书店发生地震,怎么办?我们要选择结实的柱子边或内墙角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不要慌乱,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如果我们不幸被埋压,怎么办?设法用砖头、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防患于未然,同学们,中午回家就自己动手做一个“地震包”吧。先找一个书包(可以是以前使用过的旧书包或背囊),里面放一些防灾用品:如口哨、手电筒、急救药品、火柴、蜡烛、毛巾、绳索、毛毯、写有家人血型的卡片等等,可以再放两瓶矿泉水及一些固体食品(譬如饼干、花生)。记得这些食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因为放久了会过期的。接着把这个“地震包”放在家门口一个醒目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灾难真的'发生时,这个“地震包”或许会挽救我们的生命。

科普日演讲稿篇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江岸区育才一小二年级(8)班的学生游南嘉,(范_文_先_生_网)我的演讲主题:树。非常高兴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关于“树”的知识。树,大家司空见惯天天都能看得到,但是,大树是如何成长的呢大树是怎样为人类做贡献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什么是树

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又称乔木。通常树比较高大,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分枝。像所有的植物一样,树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

一颗树由树干、树枝、树叶和埋在土壤中的树根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都很重要。

树干——树干是树的主体部分,覆盖着树皮,分枝形成树枝。树皮的外层由死去的组织形成,对树干起着保护作用。树干每年都会长高,长粗。

树枝——树干分枝形成树枝。树枝朝各个方向生长。每年树上都有新的树枝长出来。

树叶——树叶长在树枝上,和树枝构成树冠。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树木生长需要的能量。

树根——树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水是树木生长的必须物质。树根还起着将树木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1.树的一生

树是有生命的。和所有的生命一样,树的一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是由一粒小小种子长成的。

①一颗新树诞生于一粒从树上落下来的种子。这粒种子也许是某只动物,也许是风、也许是水流将它带到这里的。种子萌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要求一定的温度。

②种子萌发后,长出胚根。胚根扎进土壤,吸收水分。随后幼芽上长,顶出土面,吸收阳光,为小树的生长制造养料。

③小树又叫树苗。树苗在阳光、空气和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④小树长成了大树,随后开花、结籽。

2.树的种类

各种树木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主要可以分为针叶树、棕榈树和阔叶树三大类。

针叶树——针叶树的树干高大通直,叶片细长如针或呈线性。针叶树耐低温,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大部分针叶树属于常绿树,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针叶树的种子藏在松果内。松树、冷杉、雪松和巨大的红杉都是针叶树。

棕榈树——棕榈树茎干直立,没有分枝,叶子很大,像羽毛或扇子,簇生在茎的顶端;棕榈树的果实中包着种子。有些棕榈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如椰子和海枣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阔叶树——阔叶树的叶片通常比较阔大,绝大部分乔木都是阔叶树;阔叶树阔大的树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当然也更容易失去水分。一些阔叶树冬季树叶会落光。例如,橡树、枫树、白杨一到冬季,树枝就变得光秃秃的;有些阔叶树属于常绿树,如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冬青树和橘子树。常绿阔叶树一年四季保持有绿叶,叶片通常厚实,形状多种多样;阔叶树都是开花植物,都要开花后才能结籽。一些种子被风吹到远处安家落户,还有一些种子藏在果实中被动物们带到了其他地方。

阔叶树品种众多,橡树、橘子树、杨树、梧桐树等都是阔叶树种。

3.树是怎样“喝水”的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树木生长。水是怎样从根部到达大树顶端的呢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准备材料:

新鲜的西芹

玻璃杯

食用色素(最好是红色)

操作步骤:

①将一颗带叶子的西芹的根切除。

②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食用色素,把西芹浸在其中。

③将玻璃杯放在阳光下静置15分钟。

④将西芹的茎切开,观察剖面是否有颜色。

4.树会呼吸吗

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呼吸,这些小气孔通常位于叶片的背面。

让我们来看看植物是怎样呼吸的。

准备材料:

新鲜的大树叶子

浅盘子

放大镜

水和太阳光

操作步骤:

①挑选一些绿色的大树叶子。

②在一个浅盘子中倒一些水。把绿叶背面朝上放进盘子里。

③将盘子在太阳光照下静置15分钟。

④仔细观察绿叶,你看见了什么了

啊!实验观察结果,经过太阳光照,浸在水中的绿叶上不断冒出气泡来,这是绿叶在利用自己背面的小气孔,进行呼吸哦!绿叶呼出的每个气泡中都含有氧气。

5.树是氧气“制造工厂”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绿色植物就是地球上的氧气“制造工厂。”

大树是怎样生产出氧气的哪

首先,大树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其次,叶片里的一种叫叶绿素的物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然后,叶片将二氧化碳、太阳的光能和水,制造成自己需要的养料和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植物将制造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假若没有了大树和植物们制造的氧气,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都无法生存。这也是大树对人类的贡献。

科普日演讲稿篇6

同学们:

当你们看着可爱的动画片,玩着迷人的电脑游戏,坐上快速的列车,接听着越洋电话的时候,你可曾意识到科学的力量,科学不仅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翻开20世纪的壮丽篇章,我们发现人类在这百年中不仅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更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虚构,当时让人不可思议,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飞机、远射程炮等,在20世纪都一一成为现实。在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更是无处不在。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适应新世纪,担起新世纪的重担呢?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参加科技“五小”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从1901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电子产业、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久的一天,也许就在你的餐桌上,会出现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成为科学家,也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家建设,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们祖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毛泽东主席曾对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话,饱含了长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如果说长辈们用辛勤的劳动建设了20世纪的祖国,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知识、以科学担起新世纪的重担。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学习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对各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科普书籍、报刊,最好在课余多阅读一些;还应该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写科学小论文等,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够热爱科学,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无论是美国的挑战者号爆炸,还是全球计算机病毒的升级,从来都不能阻止人类的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脍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如今,让我们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做一个热爱科学的新一代,担起新世纪的重任,为我们祖国的明天,谱写出更加辉煌的诗篇!

生活中暗藏的科普小知识

大家好,我今天科普演讲的题目是生活中暗藏的科普小知识

在演讲开始前我先提问两个问题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我们吸汽水是吸上来的吗?

有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一个空着,一个灌满了水,同时从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个瓶子容易破?一般说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当瓶子灌满水后,瓶子里的水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能减少瓶子的形变,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对瓶子产生一个压力,瓶子从外向里形变,终于破裂。瓶子装满水,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从而减少了形变,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装满水,再拧紧瓶盖,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我们用吸管吸汽水,总以为是嘴把汽水吸上来的。其实不是,用嘴吸,只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气,至于汽水嘛,那是大气把它压到嘴里去的。原来,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后,管里面的汽水受到空气的压强变小,而瓶子里(吸管外)的汽水受到的压强是大气压强,这两个压强是不相等的,大气压强较大,就会把汽水压到嘴里去了。如果汽水瓶口盖一个塞紧了的软木塞,木塞中插着一根玻璃管,那末,你从玻璃管里吸汽水,至多能吸上一两口,就再也吸不到瓶里的汽水了。这个道理也简单,因为瓶外的大气无法进入汽水瓶,大气也就无法把汽水压到嘴里去了。不拔掉瓶塞,还能喝到汽水吗?虽然吸不上来,但能不能吹上来?对着玻璃管向瓶子里吹气是个办法。吹气,增加瓶内的气体,增加了瓶内气体的压强。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大以后,就会把汽水从玻璃管里压出来,这时,只要嘴不离开玻璃管,就能喝到汽水。往瓶里吹气越多,压强增加得越多,就可以顺利地喝到汽水。喝掉一些汽水以后,瓶内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就喝不到汽水了。再吹气,又能继续喝到汽水。

这就是我演讲的话题,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科普日演讲稿篇7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预地震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建有400多个台站,网点2000多个。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一旦地震发展,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一、那么,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呢?

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记这样一个顺口溜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地震: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二、地震前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呢?

首先我们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们要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清除楼道和门前的杂物;妥善处置室内易燃易爆物品;最后我们还应该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单、工作单位、通讯号码等。

三、地震时我们该怎样求生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1)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2)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