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减教案6篇
一篇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加减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1
教学内容: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乐园玩一玩!(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动物乐园里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上面还有美丽的秋千呢!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这么一片美丽的草地!拿起来看一看,美丽吗?现在就让我们请小动物上去玩一玩,行吗?
新授课
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 2+5=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 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 7-5=2
课中操
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
我们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鸡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
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鸡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式,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字意识。
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活动形式多样化,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上,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挂图。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 8-2-3= 5+3+2= 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 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现在老师把5+3+2和10-5-3改成5+3-2、10-5+3你会算吗?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一定就能自己解决这两个小问题的。
2、出示挂图,提出目标
(1)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请你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2)怎样列式?
(3)怎样进行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展示学习成果
1、自主学习,同桌互相交流
(1)独立学习课本75页的例题,同时思考以上三个问题。
(2)同桌交流,小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学习例1
谁愿意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生2:从7只天鹅里飞走了2只,还剩下多少只?
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生3:4+3-2读作4加3再减2
生4:“4”表示湖里原有4只天鹅,“3”表示先飞来了3只“2”然后飞走了2只,现在剩下多少只?
生5:我是先算4+3=7,再算7-2=5
(2)学习例2
生5: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生6:我写的算式是:4-2+3,读作4减2再加3
生7:先算4-2=2,再算2+3=5
问:为什么?
生8: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多让学生说一说)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加的`在前面就先算加的,减的在前面先算减的。……(学生的语言表述不一)。
(4)计算复习中所出现的“5+3-2”和“10-5+3”
(5)对比总结算法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时我们都是按什么顺序算的?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
(l)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09-9-12 17:50:31
2、完成76页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观察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重点说出小鸭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4、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六、课堂总结
1、老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4
设计说明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属于小数加减法的第2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在小数加减法中不能遵循末位对齐的道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
1.以旧引新,唤醒认知。通过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的道理,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在此基础上同化新知。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根据例题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例2时,结合具体情境,巧妙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发现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先尝试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2.学生准备 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小数加减法,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例2中的两个问题,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
①6.45+8.3=
②8.3-6.45=
(2)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活动卡,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见课堂活动卡)
(3)学生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通过交流,发现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不能像整数加减法那样只要末位对齐就说明数位对齐了,而是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小组2:我们小组也同意他们的说法,比如列竖式计算6.45+8.3的时候,如果只考虑末位对齐,那就出现8.3的十分位和6.45的百分位对齐了,这就错了,所以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小组3:我们小组在计算第二道题的时候发现,当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而减数百分位上有数的时候,要先在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添0占位再进行计算,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这样并不影响小数的大小。
2.总结方法。
小数加减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
设计意图:先根据问题直接列式,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在交流讨论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加工的过程中逐步接纳了新知识,改变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情感与态度: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探索操作法,游戏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4朵红花和3朵绿花,3个蓝色的三角形,3个粉色的三角形,学具圆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我们先来玩一个有关6和7的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师:注意看,我说1,我对5,1和5组成6。看来小朋友们前面的知识学得非常好。
(二)探索新知
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地里,多么高兴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么小朋友们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一共有几个萝卜?)把问题板书出来
师: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呢?怎样列式呢?(1+5=6)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白萝卜加上5个红萝卜一共有6个萝卜。) 肯定学生说的,然后教师再重复一次。
师:1+5=6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我是想1和5组成6,所以1+5=6)哦,你是通过6的组成算出来的,你们想法非常好。
师:小朋友们,同一幅图怎么就列出了两个算式呢?小朋友们,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既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都是6个。你们知道了吗?
课件演示小白兔拿走了一个萝卜。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6个萝卜,小兔拿走了一个萝卜)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谁能根据你刚才看到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还剩多少个萝卜)板书问题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小兔拿走了几个萝卜。板书问题。 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个萝卜呢?(5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兔原来有6个萝卜,拿走了1个,还剩5个)怎样列式呢?(6-1=5)
师:小兔原来有6个萝卜,拿走了一个,也就是从6里面去掉1个,还剩5个。
师:谁来说说6-1=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是想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你是通过6的分成算出来的。
师: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小兔拿走了几个萝卜?(1个) 师:说说你的想法。(原来有6个萝卜,去掉剩下的5个萝卜,就是小兔拿走的1个萝卜)
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重复。原来有6个萝卜,去掉剩下的5个萝卜,就是小兔拿走的1个萝卜,你们知道了吗?
师:我们来看这两个算式,从6里面去掉拿走的,就是剩下的,去掉剩下的就是拿走的。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看黑板。(在黑板上贴:4朵红花和3多绿花),看着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先思考,然后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最后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开始吧! 师:谁来说说怎么列式。(4+3=7 3+4=7 7-4=3 7-3=4)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列式的吗?你们是怎么想的呢?谁来说说第一个算式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说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可真好,下面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加入一个小微课。
师:请接着看黑板。(在黑板上摆三角形,左边摆3个,右边摆3个)仔细观察,然后列出算式。(3+3=6 6-3=3)还有吗?(没有了)为什么根据这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呢?
师:对了,如果图中两部分数量相等,我们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法。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法算式的结果分别是6和7,减法算式是6减几或者7减几)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呀,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师:下面请小朋友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学具—小圆片。请同桌合作,一人摆,另一人根据摆的情况列出四道算式。谁听明白了老师的要求?(请一到两人说说老师的用意),大家都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请完成好了的小朋友坐端正。大家都坐好了,看来都已经完成好了,下面请一组同桌的同学上台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师:你们是谁来摆谁来写的?好,请你先来摆。根据他摆的情况,你列出的算式是,你能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吗?
师:谁还想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上台操作。
(四)回顾与整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部分的知识,第一是,我们知道了根据一幅图片,通常情况下可以列出四道算式。第二是,学会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
七、作业设计
做教材第42页的内容。
八、设计思路和意图
(一) 复习旧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我们先来玩一个有关6和7的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这一安排让学生感受到是在游戏,而不是枯燥地学习。
(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地里,多么高兴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用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小动物来引入新课,随即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呢?再说说算式的意思。
2:课件显示小兔拿走了一个萝卜,让学生根据图意再列出算式。使学生知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同时,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为“一图四式”做好铺垫。
3:在黑板上贴4多红花,3多绿花。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先思考,然后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最后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出“一图四式”,等学生一一说完这四个算式的意思后,为了规范说法,这里加入了一个小微课。微课的加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微课的播放,学生按需学习,既能查漏补缺,还能巩固所学知识。
4:继续在黑板上贴三角形,分别是3个蓝色的三角形,3个红色的三角形。让学生根据图意来列式,列完后学生发现这种情况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通过这个题目让学生明白:如果图中两部分数量相等,我们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法。
5:根据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引出今天的课题——6和7的加减法。
(三) 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师:下面请小朋友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学具—小圆片。请同桌合作,一人摆,另一人根据摆的情况列出四道算式。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请小组上台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摆的,怎么列式的。进一步强化所学的知识。
(四) 回顾与整理
让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最后老师总结。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整节教学中,我深挖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有趣的、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教学目标,掌握了所学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摆一摆”环节,例题只给出一个活动情景,要求学生自己去实践的,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回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知识点由浅到深地编排,教师就由扶到放地进行教学,最终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因此,教材的编写是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作为教师应该先真正弄懂教材,领会好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和活用教材。
小学数学加减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 3.00 =( ) 0.200 =(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4.29 - 4.29+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2做一做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