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猜一猜》教案5篇
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教案,以确保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猜一猜》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猜一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专心阅读图画,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谜底。
2、欣赏诗歌,喜欢模仿录音并跟读诗歌。
3、认读字词:它、摇、见、就,复习认读:树、花、水、云。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谁爱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听这个谜语。(教师朗读《猜一猜》)。
2、小朋友猜谜底是什么呢?那你为什么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猜一猜》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
树和花都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树在摇?他们为什么这样?
水上为什么会起波浪?(帮助幼儿理解水波比喻成皱眉。)
云为什么能在天上飘动?
2、刚才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收诗歌,回家后在把诗歌说给爸爸妈妈猜一猜。放录音,集体欣赏诗歌《猜一猜》,教师注意幼儿的坐姿。
3、提问: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字卡“树”)什么见到它就摇头?(出示字卡“摇”)
(3)(出示字卡“花”)什么见到它就弯腰?(出示字卡“见”)
(4)(出示字卡“水”)什么见到它就皱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云”)什么见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赏诗歌
1、发书,请幼儿翻书到16课。
2、交代欣赏常规,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
3、交代跟读常规幼儿跟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坐姿和划指情况。
四、幼儿模仿录音朗读诗歌。
五、认字游戏:做做、说说
1、看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字卡,幼儿根据猜一猜的内容做动作。
2、看字说句子。请幼儿选择一张字卡,说句子或讲述一件事。
教学反思:
开头部分阅读封面的环节和师幼共读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孩子不知道阅读内容的情况下,留白的封面无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说一说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测、预期、质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教育策略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接下来的师幼共读环节,我在活动中层层递进的提问,不断的给孩子设疑,鼓励,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大胆的进行猜测想象,并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很好的与孩子互动。
当然活动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老师的反馈性语言应更丰富些,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关注的。另外,教育活动的结束不是结果,一节课中远远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进阅读,也是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来我会带着孩子一起用放大镜去看看我们真实的生活,拥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小班《猜一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尝试捕捉有用的信息进行猜测。
2.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3.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活动准备:
ppt;“我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来玩一个游戏,题目是:猜一猜(ppt展示)。这个游戏可以怎么玩?大屏幕里还藏着许多秘密,要请你来猜一猜。
二、热身运动,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戏,理解规则
(1)倾听规则:一个猜,大家说,猜的人不能看,说的人不能把这个事物的名字说出来,把关于这个事物的信息告诉猜的人。
(2)ppt展示(边出示边提醒幼儿: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谁来提供信息?
(3)梳理升华: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关于这个还有什么信息可以告诉大家?
2.再次游戏,细化规则
三、抢答游戏,体验规则
1.分成两组,交代要求
第一,每队依次派代表上来猜;第二,每队代表抢猜,猜到的队加10分;第三,把名字说出来的队泄密,对方加10分,第四,(出示)这是计分牌,代表翻牌,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才能计分。
2.逐一播放ppt,幼儿游戏。
3.统计分数,宣布游戏结果
四、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播放ppt《我的故事》。
小班《猜一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准备:
1、 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数和排序
(1)猜数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①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②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③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④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 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4) 排序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给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们先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集体检查)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排的对不对?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一遍。
2、复习序数和认数
(1)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我们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进制图)我们帮水果点运点水果去好吗?
(2)(出示卡车)“嘀嘀,什么车开来了?开来了几辆卡车?”第一辆是什么颜色?那 么第三辆?……
(3)幼儿动手拼水果现在我们要帮水果店准备水果,请小朋友先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个长方形,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4)二进制游戏“我知道你的 水果是什么?”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装上车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着车把水果运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儿开车出教室)
小班《猜一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喜欢念猜谜儿歌并愿意与同伴对答。
活动准备:
1.水果卡片,如:香蕉、苹果、葡萄、西瓜等。
2.自编儿歌《猜一猜》。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知道的水果。
2.猜谜游戏。
教师用儿歌的形式请幼儿猜谜,如:“什么弯弯像小船?”(出示香蕉图片)。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会猜到是香蕉,可以从水果的特征上回答。
教师用以上方法继续请幼儿猜,并能用儿歌的形式回答,如:“什么个大圆又圆?”(西瓜)。幼儿回答:“西瓜个大圆又圆。”
“什么脸庞红彤彤?”(苹果)。幼儿回答:“苹果脸庞红彤彤。”
3.仿编猜谜儿歌。
出示水果图片,结合图片,仿编儿歌。
·幼儿将仿编的儿歌完整地朗诵。
建议:
可继续鼓励幼儿仿编儿歌,教师做相应的记录。
评价:
能有兴趣地念猜谜儿歌。
(附) 儿歌
猜一猜
什么弯弯像小船? 什么脸庞红彤彤?
香蕉弯弯像小船。 苹果脸庞红彤彤。
什么个大圆又圆? 什么粒粒酸又甜?
西瓜个大圆又圆。 葡萄粒粒酸又甜。
小班《猜一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乐意观察、记忆图片并寻找规律。
活动准备:
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二)玩游戏
1。水果类
2。动物类
3。图形类
(三)体验颜色规律
1。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黄绿红
黄绿红黄
绿红黄绿
红黄绿红
刚才是我翻一张,你记住一张,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
(幼儿记忆一会,然后遮住这16张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知道幼儿可以站起来回答。)
2。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