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教学活动教案7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伞教学活动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作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并按计划准备旅游物品。
(2)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合作探索制定旅游计划的快乐。
(3)能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和爸爸妈妈旅游的经验
物质准备:空白计划表6张、范例1张、旅游用的旅行包、药品等物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合作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
难点:讨论计划是否合理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制定旅游计划的愿望:
教师:假期马上要到了,小朋友们准备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为了让旅途更快乐,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带些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发言)
2、制定计划、做好旅游准备。
(1)教师:我们来分成6组制定旅游计划表,把大家都认为要带的物品画在计划表上。最后说一说、比一比、哪个组制定的旅游计划表最合适。(幼儿分组讨论、记录)
(2)教师请一组幼儿代表介绍旅游需带物品,其他组进行补充,并讨论哪些东西合适?哪些东西不合适?为什么?最后教师把旅游所带物品总结在一张表格里。
(3)小结:旅游食品要带少量的水果、水。药品要带感冒药、治拉肚子的`药、创口贴。用品要带旅行包、餐巾纸、毛巾、牙膏、牙刷、雨伞、杯子等。服装要根据旅游景点的气温来定。旅游时带的东西要适量,带的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不方便。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带钱去旅游点买。
3、实施计划、准备旅行物品
(1)教师:现在给每组准备好旅游需要带的物品,请每组小朋友商量怎样装在旅行包里最合适?(幼儿分组尝试)
(2)教师评价每组幼儿整理的情况。
(3)小结:装包时分类摆放,药品、用品服装放在旅行包里,食品放在食品袋里,钱、银行卡、手机、餐巾纸等这些小物品放在随身的小包里,方便拿取。
4、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制定了旅游计划,并按计划准备了旅游物品。马上放假了,小朋友在旅游前可以向妈妈申请自己当一次小主人独立整理旅行需要的物品,整理时一定要注意我们今天说的注意事项,最后祝小朋友旅途愉快。(教师提前与家长做好沟通,全力支持、鼓励、赞扬幼儿。)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2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三、实际应用
四、总结
“猜猜哪杯糖水甜?”
1、出示2杯糖水:1号杯——水30克,其中糖5克,
2号杯——水20克,其中糖4克。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交流。
小结:根据糖和糖水的关系或糖和水的关系,才能判断出谁甜。
2、依据糖和糖水的关系,判断小组上表格中的3杯糖水谁最甜?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1、百分数的意义。
如果要想比较这一共的糖水谁最甜,该怎么办?
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样的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把表格中的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揭示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法。
自学书上的有关内容。
把表格中的百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并说说意义。
练习:练习十九 4
练一练 1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数?
举例:说说准备资料中的百分数的意义。
折出百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的比较。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对吗?
(1) “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100”,可以说成“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
(2) “学校十月份用纸13/100吨”,可以说成“学校十月份用纸13%吨”。
小结: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百分数的意思,及从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收获。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号,没有词句等丰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这些让孩子们学起来感到很枯燥。学前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拼音教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学前班的拼音教学是幼儿教师们一直困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枯燥,还能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呢?我一直在探索,并且进行了多次尝试,所以选择了组织拼音声母《j》的教学活动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j与单韵母i、ü相拼。
3、能够用j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组词或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难点:1、学会j与单韵母i、ü的拼读。
2、用与音节相应的汉字组词或说话。
活动准备
1、拼音卡片,图片,《汉语拼音书》每人一册。
2、录音机,录音带,小鼓,小铃铛各一个,奖品数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好!请问大家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漫游拼音王国,好吗?(好)
2、请大家站起来,排成两纵队,让我们乘上这“快乐列车”出发吧!“小小汽车开起来,嘀嘀嘀,嘀嘀嘀……”,同时播放音乐《我们去郊游》。
3、啊!我们到了,拼音王国的朋友们已经在这里欢迎我们了,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复习巩固。
1、出示拼音卡片,认读6个单韵母(a、o、e、i、u、ü).
2、现在,这些单韵母朋友已经戴好帽子排好队了,我们一起来点点名吧!(读带声调的单韵母)
3、再让我们一起坐上汽车去请出我们的声母朋友吧!
(出示已学的声母b、p、m、f、d、t、n、l、g、k、h小朋友们读一读)
4、小结过度: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记住了我们已学的拼音。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的声母朋友,他究竟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三、学习声母j。
1、出示课本上的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一只母鸡在捉虫子喂小鸡)
教师引入:母鸡,小鸡的“鸡”的读音跟我们要学的声母“j”的读音相同,教师板书:j
教顺口溜:“小鸡小鸡,叽叽叽;母鸡母鸡,咯咯咯”。
2、学习j的发音。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讲解发音方法:舌尖顶住下门齿,舌面抬高紧贴硬腭,然后舌面放松,让气流挤出摩擦成音,发“鸡”音,读音轻短。
(3)学生跟读,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清字形。
启发想像:j像什么?(像一只翘着尾巴的鸡昂着头在捉虫子吃的样子)
4、练习。
(1)学习声母j与单韵母i、ü四声的拼读,重点讲解与ü拼读的规则。
(ü上两点要去掉)比如:jū、jú、jǔ、jù。
用游戏“击鼓传铃”来完成这个教学内容。
游戏要求:老师击鼓小朋友传铃铛,鼓声停止时铃铛就要停止了,到最后看铃铛落在谁的手里,就让谁来拼读。如果读得好的就让大家一起跟他读两遍,并发给奖品,对于拼读有困难的孩子就及时给予指导。
(2)认识相应的汉字:jī鸡、jǐ几、jù句。
(3)用以上汉字练习组词或说话。
5、巩固j的发音。
(1)指导看书中的插图,了解大意。
(2)学习儿歌:“大母鸡,咯咯咯;捉来虫子喂小鸡”
强调读准“母”、“捉”、“虫”的音。领读,齐读,个别读,背诵,对背得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
6、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书写,小朋友们观察。
(2)指名小朋友说出j在四线格中的格式。
(3)先进行书空练习,再在书上的四线格中描一描,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4)找几个幼儿上去板演,凡是能写得对的孩子都发给一份礼品。
四、知识延伸:直呼音节。
出示抽读式卡片:jī、jí、jǐ、jì、jū、jú、jǔ、jù
(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目的是对已学过的拼音能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
五、老师小结。
今天的拼音王国之旅就要结束了,在今天的旅游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拼音朋友声母j,能叫出他的名字,记清了他的字形,帮他结交了单韵母朋友,小朋友们真是棒极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拼音王国里还有很多拼音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去和他们交朋友。我们结识了拼音朋友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好多的汉字朋友呢!小朋友我们一定要加油哦!那让我们乘上这“快乐列车”回家吧!“小小汽车开起来,嘀嘀嘀,嘀嘀嘀……”同时播放音乐《我们去郊游》。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4
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尝试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2、体验使用餐具品尝美味食物的成功感及乐趣。
重点:幼儿乐于尝试使用各种餐具,品尝美味食物。
难点:用正确的动词表达餐具的使用方法。
准备:一名幼儿扮演小兔、生日蛋糕、各种食物、餐具、空盒子小毛巾。
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兔姐姐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自由的观察食物及各种餐具,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餐具品尝不同形状的食物,探索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1、幼儿自由交流探索:你刚才吃了什么?你是怎么吃的?请了什么餐具帮忙?
2、幼儿说说餐具的使用方法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教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动词。
3、教师提出或从幼儿的操作情况中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知道同一种食物可以用不同餐具来使用。
三、小兔推出生日蛋糕,全体幼儿为小兔唱生日歌欢庆生日。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探索。
幼儿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去操作使用不同餐具,品尝食物。
四、活动延伸
餐具“碰碰碰”,全体幼儿一起唱唱跳跳。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探究出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重点)
2.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难点)
3.喜欢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在动手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粗细概念。
(2)对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有初步了解。
2.物质准备:ppt课件;记录表、画笔、制作腰带用的材料:彩纸、剪刀、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嘟嘟熊开商店”情境,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多种方法比较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
(1)参观商店,发现货物的不同粗细,激发幼儿探究活动的欲望。
(2)幼儿选两样商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粗细。
提问:“比一比哪一个粗哪一个细?你是怎样发现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手握一握、瓶底对瓶底的方法进行比较粗细。
(3)两人合作将手中的物品,探索按照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提问:“你是怎样排队的?把它画在记录表上吧。”
(4)展示统计结果,了解粗细的不同排序方法。
2.给客人妈妈、姐姐和弟弟制作腰带,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1)妈妈、姐姐和弟弟出场,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一条合适的腰带?怎样来量一量?”小结:可以用首尾相接量一量的方式制作一条腰带。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腰带后,在探究中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提问:“谁的腰带最长?为什么?谁的腰带最短?不长不短的腰带是谁的?”
小结:腰带最长的是妈妈,因为妈妈的腰最粗,腰带最短的是弟弟,因为弟弟腰最细,不长不短的是姐姐,妈妈的腰不粗也不细。腰带越长腰越粗,腰带越短,腰越细,原来长度与粗细也是有关系的。
(4)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
3.寻找并比较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1)寻找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粗粗细细的东西?”(2)欣赏生活中不同粗细的东西。
3.活动延伸:
师:在幼儿园、家中、商场中还有很多粗细不同的东西,我们就用今天探索到的测量方法,比较更多东西的粗细吧。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对粗细概念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的。活动开始,通过创设“嘟嘟熊开商店”的游戏情境,有效的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发现了图片中商品的粗细不同。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幼儿充分进行操作和探索,我提供了许多粗细不同的商品请他们进行比较和感知。探究中,幼儿不仅积极探索,比较出了两种商品的粗细不同,还与同伴进行合作,将四种不同商品进行从细到粗、从粗到细进行排序并进行记录,加深了对物体间粗细概念的理解。
本次活动,通过以游戏情境为主线,逐步以比较商品粗细、给商品排排队、制作腰带一系列情节进行,孩子们在对活动始终十分感兴趣的同时,理解了粗细以及与长度的关系。
但在此次活动中,我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为妈妈、姐姐和弟弟制作要的时候,应该清楚明了的提出要求,请幼儿自己来分分工,这样就不会出现有的孩子又测量又贴腰带,而有的幼儿两手空空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论在设计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想,以便在组织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解决。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6
一、教学活动目的: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灭火方法。
四、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四瓶液化气(小瓶),四个煤气灶(小)。
3、4台小灭火器。
五、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案例??
20xx年2月23日,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案例二
20xx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2)学生分组讨论(四人小组)“消防安全事故”实例,把所见所闻讲述给同组同学听,以增强火灾预防意识,安全意识。
(二)分组讨论
“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火灾扑救的方法,及逃生方法。
(1)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
(2)如何使用液化气、煤气?
(3)如何使用电器?
(4)外出野炊应注意什么?
(5)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报警?
(6)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
(7)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
(8)楼房着火如何逃生?
(9)山林着火如何逃生?
(三)小组代表分题发言。
(四)学习“消防安全常识”
教材全文,学习“火灾扑救常识”全文。
(1)自学“消防安全常识”教材全文。
(2)男女生分组朗读“火灾扑救常识”教材全文。
(五)实践活动:
1、分4人小组,让学生实例操作怎样安全使用液化气、煤气灶。
2、分4人小组,“用灭火器”演示如何“灭火”,让学生实例操作如何使用“灭火器”。
伞教学活动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挑食,偏食的现象普片发生,幼儿期不良饮食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非常不易,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不利。《指南》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所以我针对这一点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中,尝试进行合理的食物搭配,获得健康饮食行为的自主建构,以此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食物金字塔,对食物搭配感兴趣。
2.在猜测、分析食物金字塔的过程中知道食物的'五大种类
3.能根据食物金字塔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餐,明白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有吃过自助餐的经历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自助餐小情景,营养师标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幼儿自主挑选食物,选择代表性的幼儿进行讨论二、出示ppt,逐层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
1.出示谷类食物图片(1)师;介绍第一层在金字塔的底层是我们平时进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分别出示最底层图片)谷类食物有哪些?为什么要吃谷类食物?
(2)小结:归纳儿歌:"宝塔底层最重要,谷类食物营养好"。
2.出示蔬菜水果食物图片(1)师;第二层应该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出示第二层图片)你知道吃蔬菜、水果有什么好处吗?
(2)小结:归纳儿歌:"蔬菜水果第二层,两类食物不能少"
3.出示荤类食物图片(1)师;那么在第三层的又是什么呢?(肉、蛋、鱼、虾)(出示图片拓展)能不能多吃?
(2)小结:归纳儿歌:"肉蛋鱼虾第三层,每天适量换着吃"
4.出示牛奶豆类食物(1)师;每天还应该给身体补充些什么呢?就在金字塔的第四层上。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喝了牛奶,我们会···(长个子、身体强壮)这是什么?豆腐是用什么做的?
(2)小结:归纳儿歌:"牛奶豆类第四层,每天记着吃一点"
5.出示油炸食物图片(1)师;现在已经到了金字塔的第几层?(第五层)也就是塔尖上,这里的食物就是平时尽量少吃或者最好不吃的,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呢?
(2)小结:归纳儿歌:油炸食品在塔尖。尽量少吃要记牢。
三、根据健康饮食金字塔标准,调整所选食物1、幼儿调整所选食物2、师;今天在哈哈餐厅,你们利用营养知识,为自己设计了搭配合理的营养餐,营养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也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养成科学进餐的好习惯活动延伸;1.将课件和儿歌制成图书投放到阅读区,供所有幼儿观看和交流。
2.根据食物金字塔为自己设计一天的营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