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音乐教案模板6篇
教案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准备的文件,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具的使用,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树的音乐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树的音乐教案篇1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cai演示:草原风情动态画面欣赏(1——5);配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乡]朗诵: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那翩翩飞旋的舞蹈会令你陶醉。[cai演示:中国地图————内蒙古位置————草原缩图]
1、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2、[cai演示:那达慕大会动态图(1——5);配乐:同上]教师用极富情感的语言介绍“那达慕大会”。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听下面这首乐曲,它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一项比赛。[cai演示:赛马场景;音乐:赛马]知道是哪一项比赛?(赛马)
2、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赛马曲”、“欢乐的赛马比赛”……)作曲家黄海怀给它取的曲名就是“赛马”。(出示课题及作曲家的卡片)
3、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出示二胡图片)作曲家根据内蒙古民歌的曲调素材创作了这首“二胡独奏曲”。
5、(教师简介二胡及其演奏方法:连弓和连顿弓并示范)还有一种方法老师暂时保密。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cai演示:草原图片中的课题及二胡图片]
导语:今天老师带孩子们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让学生回忆接力赛的情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增强情感体验。)现在我们来分段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
(一)细听第一段,感受音乐节奏。[cai演示:旋律(一);音乐:第一段]
1、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开始)场面怎样?(热闹)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突出“6”),还有急促的16分音符使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群马像离弦之箭飞奔而去的.沸腾场面。[演示cai:赛马场景]
2、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3、请看屏幕。[cai:出示“a”、“u”]宽节奏的地方用a唱,紧节奏的地方用u唱。唱两遍。(注意指导突出强音,16分音符唱均匀。)
4、请看黑板,这是第一段的图谱:弧线用a唱,波线用u唱,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唱一遍第一段。老师看谁的音乐情绪表现得好。
5、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分音符摇铃鼓表现。(学生看图谱演奏)通过铃鼓的表现,你体会到比赛进行得怎么样?
(二)细听第二段,把握音乐的变化。[cai:出示旋律(二),音乐:第二段]
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
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3、请看屏幕,(屏幕显示:“la”)带着快乐、自信的情绪有感情地用la唱一遍。
4、现在让我们来完整地听第二段音乐。
要求:
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几次,举起手指表示出来。开始听。(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
5、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听音乐,示范表演拨奏)这种方法叫拨奏,它就是老师要介绍的第三种演奏方法,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6、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段音乐,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cai:出示旋律(二);音乐:第二段]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愉快地弹舌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la,并在扶手上抡指模仿马蹄声。请听音乐。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
这里,旋律(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
7、从这一段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整个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
8、这一段老师请你们用打击乐器去更好地表现音乐。[cai:旋律(二)旁出示打击乐器]分组讨论:旋律(二)出现了三次,我们分别选用什么乐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三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学生听乐曲后讨论)
9、分组表演。注意观察:选的什么乐器?什么演奏方法?与音乐情绪是否吻合?(分组表演后请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各打击乐器的特点)
10、引导学生选出最好的表现方法,全体学生完整地演奏一次。
(三)细听第三段旋律,体会“冲刺”。
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请看,这是第三段的图谱:弧线的地方用a唱,波线的地方用u唱。(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更激烈的情绪)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结尾的这段音乐是从一开始情绪就更激烈吗?(不是)
4、既然它和第一段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先用铃鼓,在最后高潮时,看老师手势所有乐器一起来烘托。
[cai:第三段打击乐器排列;音乐:第三段旋律]
师:(边说边演示打击乐器)听一听,这样处理的效果好不好?注意听清要求:节奏整齐同旋律,最后长音时,铃鼓和串铃一起摇起来。(生练习)
5、完整表现一次。
(四)乐曲小结。
这首乐曲分为几段?[cai:结构图————1、2、3]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段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段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
四、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
1、在欣赏过程中,请用打击乐器来烘托感受音乐气氛,并为他们的比赛助兴好不好?[cai:————结构图上出示每一段的打击乐器]这段音乐的第二段主题出现了4次,请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2、开始欣赏影片,并用打击乐器表现。[演示cai:赛马场景;音乐:赛马]
五、小结[演示cai:草原动态图;音乐:赛马]
(老师一边小结一边画简笔画;课后学生骑马律动出教室。)
点评:音乐欣赏课如何与器乐进课堂研究实验有机结合,音乐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怎么体现,本节课作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教师在设计本课时,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挖掘形象化的表现材料,有机地把节奏训练、二胡常识、打击乐训练和音乐情绪的训练结合起来。孩子们在多媒体的“声、像合一”的情景中理解乐句、乐段的情绪,在唱、奏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值得一提的是上下课的律动,有目的地运用了蒙古舞基本舞步,既为上课做了铺垫,又让孩子们动得充分,学得快乐!
树的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游戏《找蛋》的乐曲旋律,练习随着音乐节奏两小节做找蛋动作一次。
2、初步了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母鸡头饰三个、蛋若干个、篮子若干只、《找蛋》音乐磁带、节奏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师:母鸡妈妈生了许多蛋,真开心!今天,母鸡妈妈邀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小朋友我们出发吧!
2、幼儿听《找蛋》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进活动室。
3、要求:每两小节做一个动作。前一小节做小跑步,后一小节头左右摇晃各一次。
二、幼儿学念儿歌
1、母鸡出场和小朋友互相问好。
2、听,母鸡妈妈在说什么呢?(扮演母鸡的老师来念儿歌)
3、母鸡除了咯咯咯咯哒的叫,还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4、引导个别幼儿用儿歌中完整的话语来讲述。
5、集体念儿歌一遍
三、初步学习音乐游戏
(一)初步了解游戏玩法
1、师:母鸡妈妈,你生了这么多的蛋,我们和你玩个《找蛋》的游戏吧?
母鸡:好啊!小朋友我们一起做游戏。
2、两位老师扮演分蛋者与找蛋者表演游戏一遍
(1)师:我做藏蛋的人。母鸡妈妈,我藏蛋的时候,你要一边闭上眼睛,一边念儿歌,不能偷看哦。(老师与鸡妈妈互动)
(2)小朋友我要藏蛋了,请你们把手伸到背后去,小手张开,然后和鸡妈妈一起念儿歌,谁念得好听我就把蛋放在谁的小手上。可千万不要给鸡妈妈看到哦!
(3)幼儿和鸡妈妈一起念儿歌,老师扮演藏蛋者藏鸡蛋
(4)母鸡等小朋友念完儿歌,马上睁开眼睛。
母鸡:我要找蛋了,我的手点到你,如果你的手里有蛋,就把蛋拿出来,如果没有蛋也要把两只手都伸出来,让我看一下。
3、播放音乐,母鸡随着音乐两小节找蛋一次
(1)刚才母鸡妈妈是怎么找蛋的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2)那母鸡妈妈到底是怎么找蛋的,我们再来看一遍。
(3)母鸡跟着音乐空手再表演一次。
师:小朋友说母鸡妈妈是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篮子里,再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篮子里。到底是不是这样呀,我们听听音乐。
(4)教师和幼儿听音乐一边,教师跟着音乐做动作。
(5)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真的是这样的,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看哪里是母鸡在跑呀?哦有鸡爪的地方就是表示母鸡在跑,我们来数数,母鸡跑了几步?
哪里是母鸡在找蛋呀?
(6)师哼旋律带领幼儿做一遍(小朋友,我们跟着音乐旋律学一遍)
(7)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一次(小朋友已经会做了,那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看。)
(8)老师指着图谱,请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朋友真能干,都会做了,那这次老师不做,请小朋友们来做一遍。)
(9)母鸡找蛋的'时候,点到的小朋友要干什么的?把手伸出来的。
那下面我来做母鸡,我点到你,你要把手伸出来。(跟着音乐试一遍,根据幼儿的表现,可以练习两遍)
(二)幼儿尝试进行游戏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了,我们可以一起玩游戏了,小朋友站到圆圈上来,老师来扮演母鸡,请一位小朋友来藏蛋。
1、请一幼儿扮演藏蛋者,老师扮演母鸡做游戏一遍。
师:小朋友们的手伸得太慢了,有几个小朋友指着他都不把手伸出来,这可不行。母鸡的蛋没全部找到,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做母鸡,帮我一起找。
2、请一位小朋友扮演母鸡和老师比赛做游戏一遍。比比谁找的蛋多。
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找蛋》,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语言活动类型的确定
或许我们但看材料和原有的活动设计,我们都会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教学来上。:我课上到一半就在想,是不是应该上成看图讲述。其实本次活动的文学作品内容本身比较简单,故事中又没有太多的词汇需要丰富。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却很清晰。和不同人物对话是幼儿一眼能发现的,同时本身故事的情节又比较简单,幼儿可以用1—2句话来讲述图片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这样的图片比较适合幼儿开展讲述活动。
其实在新教材中,每个活动只帮我们确定了领域的侧重,但就语言活动而言,它就有以下几个类型: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文学学习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等。我们在活动以前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对孩子学情的分析来确定活动的类型,目标的侧重,才能使活动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对重难点突破策略确定影响
语言活动中,对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仅仅是要能挖掘出文学作品隐含的价值,还要在确定重难点后,再来细细体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对其隐含的教育价值的意义。
三、看图讲述中图片呈现方式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
因为我将本次活动定位在看图讲述上,所以如何呈现图片也是个问题。
对本次活动来说因为故事的情节简单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觉得如果四幅图整体呈现的话,幼儿可以通过对比来发现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现,让孩子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合理开展想象。
树的音乐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活动设计时,教师旨在充分挖掘活动中的音乐元素,并结合幼儿园思维特色, 在情景化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鱼游的不同姿态,感受音乐的优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用简单的动作模仿小鱼游。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小鱼游,学习小碎步。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游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2.小鱼游视频。
【活动过程】
1.创设“鱼儿水中游”的情境,帮助幼儿乐曲旋律,引发幼儿兴趣。播放歌曲《小鱼游》,请幼儿欣赏。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进一步熟悉旋律,准确表现歌曲的欢快和节奏的变化。
2.播放”小鱼游“视频,请幼儿观察小鱼游得情景和感受,启发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提问:小鱼是怎样游的?谁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引导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做动作。
3.结合音乐,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学习动作小碎步。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3)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 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4.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提问: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鱼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游戏玩法: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所有幼儿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播放音乐,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点点头, 摇摇尾巴,互相问好,鼓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伙伴。
树的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分辨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节奏小屋卡每人一套、动物头饰四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我们的.活动室里来了四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你们看(播放幻灯片)
(二)活动部分
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特别之处。
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播放幻灯片)你们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节奏符号)
2、提出规则。
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老师依次“按门铃”。(如:我先去小兔的家,我要按门铃了……)
(2)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敲小候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4、分辨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现在我要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一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三)游戏部分
1、游戏“举小屋”(播放幻灯片配合)
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
(幼儿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2、游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四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四周。老师用钢琴弹一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活动室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走吧!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树的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2.尝试分声部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表示歌词内容的图谱,沙球一副,男孩头像与女孩头像各两个,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与幼儿跟随钢琴伴奏乐做拍手律动。
1.伸出你们的小手呵老师一起动起来,看谁拍的最最棒!
二.学一学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东西,这个好东西会唱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啊?
——教师出示沙球,并摇晃沙球。
1.这个会唱歌的东西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沙球。
2.沙球是怎么唱歌的?(沙沙沙)
——让我们和沙球一起来唱歌好不好?
1.教师边摇晃沙球,给出节奏,边请幼儿跟着沙球唱“沙沙沙”。(反复几遍)
——沙球唱歌的本领可大了,它还能唱出不同的声音呢!请你仔细听。
1.教师将沙球举高用力有节奏地摇晃沙球,再放低处轻轻地有节奏地揺晃。
2.这次沙球唱的歌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在上面的时候声音要响,在下面的时候声音要轻。)
——让我们跟着沙球一起来唱一次。
1.教师利用沙球给出节奏,请幼儿跟随声音的强弱来唱“沙沙沙".(反复几遍)
——真是太棒了,现在沙球说要和你们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请我们的小男孩做在上面的大沙球,请我们的小女孩做在下面的小沙球。
1.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发声。反复几遍后,互换角色。
——知道吗,沙球有一位好朋友,它唱歌的声音和沙球唱歌的.声音是一样的哦!
1.教师出示第一条图谱,演唱一遍。(这位好朋友是谁啊?小雨)
2.幼儿反复演唱几遍。
3.请幼儿观察图谱上的沙球有什么不一样。(有大有小)
4.请幼儿男女分声部反复演唱几遍。
——嘘,听,好像有东西在讲话哦!
1.教师出示第二条图谱,演唱一遍。(是谁在讲话呀?种子)
2.这里有大嘴巴和小嘴巴,请幼儿男女分声部反复演唱几遍。
——它们在讲什么话呢?
1.教师出示最后两条图谱,演唱一遍。
2.我们也学着种子说说话(请幼儿学唱最后两句)
——今天我们的这首好听的歌曲叫《小雨沙沙沙》。(教师边说边出示图片)
——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一演
——现在我们不分男孩女孩了,大家一起来演唱。
1.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歌曲一遍。
——我们的小雨点唱累了,让我们来休息一下,听着《摇篮曲》休息一下。
——让我们去看看自然角里的种子发芽了没。
——活动结束。
树的音乐教案篇6
武汉市新一轮学前教育保教实验走进江岸现场研讨会教案
学习活动:《怪车轱辘》
重点领域(语言)年龄段(3-4)
执教:珞珈山幼儿园汪琼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他们年龄小,既没有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缺乏交往技能。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大胆的表达,注意听别人说话并做出回应。《怪车轱辘》讲述了三只聪明的小动物把又大又重的水果变成了“怪汽车”的故事,此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特别是可爱的小动物以及水果是小朋友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段欣赏、整体欣赏及游戏体验等方法策略,将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听懂普通话,能安静、专心听成人或同伴讲话,理解简短的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
1.喜欢与同伴看看讲讲,体验故事有趣。
2.了解故事的情节,能用简单的短语表达。
3.能注意听懂老师的提问,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车,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会唱歌曲《汽
车轱辘辘》。
2.物质材料:布置相关的场景、ppt课件、泡沫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幼开“汽车”,边唱边开车进入活动室。
宝贝们,我们开着一辆自己最喜欢的车到森林里去旅行,好吗?
2.师幼一起找小动物。
美丽的森林到了,你们看到小动物了吗?原来小动物们去找房子了。
二、理解故事,简单表达。
1.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小动物去找房子了?它们找到了房子吗?那么它们找到了什么?水果变成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水果房子?
2.极动脑,为小动物想办法。
小动物们决定把房子带回去,他们就把“房子”滚在了马路上走,看见了谁?狐狸警察为什么叫他们停下来?哎呀,那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园们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水果房子带回家呢?
3.揭示故事结尾,学说句子。
你们的办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和老鼠会想什么办法呢?
三、完整欣赏,再次练说。
1.小动物们真聪明,把西瓜、苹果和草莓变成了怪汽车,这个好听的故
事就叫《怪车轱辘》,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再次练习说。
四、变变玩玩,体验快乐。
1.明确任务,变变说说。
小兔、小老鼠、小蚂蚁开着怪汽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喽。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变出怪汽车开回家,你们想办法也把它们变成怪汽车送给森林里的其它小动物。
2.分享交流,体验快乐。
五、开开“怪车”,结束活动。
让我们开着怪汽车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吧。
活动延伸:
幼儿拼装怪汽车。
教师提供各种怪汽车的图片,幼儿自由拼装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