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4-14 15:01:37 分类:读后感

一篇出色的读后感可以引发读者对自我成长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促进交流和讨论,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立德树人》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立德树人》读后感6篇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1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2

孟繁伟;《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读起来太难,开始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该文说啥意思啦。文中多次引用《诗经》原文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如果没有《诗经》功底,再不看注释或翻译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就算知道《诗经》中这几话意思,如果不能把前面几章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也不能明白这章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段关键在于一个“止”字,这个“止”字不是停止而是达到或者到哪里的意思。接着第二段用类比的方式解释“止”的意义,例如“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如何如何等。该章必须结合开篇“止于至善”四字进行阅读理解,唯有这样才能明了本章的意思就是告诉明德要“止于至善”的意思。止于至善不是达到某点而是不断地追求直至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或者说至善才是最高层次。

本章第三段指出明德的过程要不断的琢磨,格物才能致知。也是告诉后人要想明德唯有格物穷理,不断琢磨才能不断地进步,于是才能逐步提高对“德”的认识。

大学乃大人之学,小学学“事”,大学明“理”,即“明德”后“明明德”。怎么明德?格物、琢磨,再格物、再琢磨,唯有如此。朱熹曾说成人即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二,一是自学二是交流。自学中不断的研究,交流中相互借鉴才能不断地提高对“德”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止于至善。

可惜现在的学生一是自学能力差二是不相互交流,大量的时间用于如何应对考试。如从这方面看如今的教育真的是不如古时,从方法上应向古人学习,这也或许是没有“大师”的原因吧。《诗》云:“於戏,前王不忘!”这句话更值得做教育的人深入反思啊。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3

?立德树人》是一本中小学传统文化读本,每一课都教育我们做一个仁德之人。地位、权利、金钱、成绩、政绩等都不及道德品质重要。道德是知易行难,做一个有道德之人并非易事。这本书正是我们的“好助手”。

在《立德树人》这本读物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孔子吃饭》,文中记叙了关于孔子的两件事——鲁哀公赏赐桃子给孔子吃,但孔子先把用来擦桃子的黍子吃下去了,借食喻礼——不能用五谷之尊来擦瓜果中的下品;另一件事讲孔子的弟子颜回在饭快要熟时,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孔子要用这些饭来祭祀父亲,颜回诚实地说出自己吃过这些饭,不能用来祭祀,还说了自己吃这些饭是因为不能浪费粮食,得到了孔子的赞赏。《孔子吃饭》一文给我们呈现了一位在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礼仪法则,守规矩的孔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孔子一样处处遵守礼制的规定呢?实话说,不多。在餐桌上,当我们拿起筷子吃饭时,谁会留意到,妈妈还在厨房烹调最后一道菜肴呢?我们经常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夹来的饭菜,可又有谁会主动给妈妈夹菜呢?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时在饭店吃饭点了一大堆菜肴,谁会意识到最后吃不完却只能倒进垃圾桶呢?还有······,《孔子吃饭》一文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礼仪法则,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礼仪法则,该守的规矩一定要守。

仅仅一篇文章,就如此大的道理,那整本书蕴含的各种道理不足以让我们“得道成仙”吗?道德品格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道德教育,就像鸟儿没有翅膀,那整个人生还有意义吗?要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就必须学好道德良知。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4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细细品味着《立德树人》一书。这本书一共分成十课,有“习礼约己”、“好学为本”、“孝悌善友”……每一课都有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我最喜欢第三课“孝悌善”。这课书里面蕴含着敬重父兄、晚辈善于长辈的一种优良道德风尚。《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为他们去掉。正如《冯玉祥忍饥买肉孝父》这故事一样,当中讲冯玉祥知道家里贫穷,就把父亲给他买饼充饥的钱一个不花地存了起来。过了些日子,冯玉祥到肉店里买了父亲最喜欢的猪肉,煮熟递到父亲面前时,父亲感动得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再看看我,常常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父母放在第二位,把好吃的先留给自己,总是嫌父母做的饭菜难吃,经常吵着父母为自己买喜欢的玩具,当父母没有满足我的欲望时,我就大吵大闹,还有时因为小小的.事情就顶撞父母。我和冯玉祥相差太远了。因此,我要改掉坏习惯,也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尊师爱幼,与同学和睦相处。说到做到,在家里忙完功课,我就帮父母做点家务,分担一下父母的辛劳;逛街时,不必要花的钱不乱花;平时有好吃的留给父母一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行孝为先”。

同学们,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孝敬、学会生活。让我们一起为创建文明的社会,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吧!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5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着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过这篇集注之后才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习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带了一种虔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它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样的。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几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君子自身的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严厉。

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在当今这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态,“个性”在张扬其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许并不会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实很少,但是他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得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汗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与方的综合,它的“三纲领”,“八条目”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该采取的行动。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玑,包蕴万千,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立德树人》读后感篇6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