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读后感6篇
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能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受,通过书籍的力量,读后感让我们与世界建立了联系,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专业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专业读后感篇1
如何让听课起到最大的效果呢?以往的听课方式就是坐在教室里看任课教师的表现。我们常常被执教教师渊博的学识,动人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所打动,很少观察学生的表现怎么样,也很少去关心这节课目标的达成度怎么样。听完课评课的时候,大多是说些套话、空话,主要讲优点常常是老师们的做法,提出意见的也是哪个环节设计得不好,哪些语言不够贴切,对一节课的评价通常就是“这节课讲得太好了”,“这节课某个环节是否这样设计更合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听课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形式化,有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等。
而新的听课评课是听课之前要进行课前会议,听课人与上课人进行课前沟通和交流,对听课观察点与课堂教学设计互相交换意见,来提高上课人的课堂教学效率。授课老师对本课的内容,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准备如何解决?以及学生的分布情况做清楚的说明,听课老师心中有数,做到有“备”而听,选择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和观察位置,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从思想上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评课的.时候用相关的数据来说话,重理性分析,有助于授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利于听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评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听课要有观察点,通过课堂的观察点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这是我读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以前的听评课总以为课前准备只是授课者一个人的事情,听课时间一到只要拿着一支笔和一本“听课笔记”,提着凳子做到人家的教室听就行了,课堂上只是关注老师的“表演”,而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更像一个记录员,在搜集老师的讲课内容。听课后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只能对老师的课堂设计作出大概的评价。而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听课观察的载体虽然是“课”,但关注点却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惑,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评课应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然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作出多角度的解释。
“听课就是为了搜集证据,评课就是基于证据的推断”,我明白了我们听课所搜集的证据不是为了给讲课的老师品头论足,更不是一场表演,而是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令授课者信服。它打破了传统的凭印象评课方式,重证据,用证据支撑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给讲课教师基于事实的依据、基于数字统计,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听课的老师在用心的品味与鉴别他人课堂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拿出来自我对比,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想学无止尽,教同样如此。“教育”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又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期待课堂观察能真正地帮助我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思考能力,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专业读后感篇2
?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肖川老师指出这17个方面主要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教师生命质量的因素。实际上,教师的幸福不仅与学校、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也来自具体的某个家庭,因此,教师幸福指数高低还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状况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幸福之家 :
先说说爱我的婆婆,每天当我起床的时候,我的婆婆早就在忙活早饭,等我洗漱完毕时一桌丰盛的早饭已摆在桌上,有时婆婆怕我吃饭出大汗,早早的把饭盛在碗里晾着(我特别的爱出汗)。冬天时,婆婆怕我出汗骑电动车闪汗还让我带饭到学校里吃。有一个细节就是,我高血压不能吃咸的菜而婆婆喜欢吃咸,用她的话说不吃咸的菜太没味了。可是她为了照顾我的口味,总是把菜盛出一些来再放一些盐。
婆婆每天不辞辛苦的帮我看孩子,她的腿有风湿看孩子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犯血压高的时候,晚上吃了饭,婆婆总是让我早早的休息,她来看孩子。说实话有时婆婆什么时候回屋睡的觉我都不知道。我真的过意不去就让她去休息,她总是说:“我没事,你休息吧!”婆婆就是这样默默地支持着我的工作。这就是的婆婆,我为有这样的一位婆婆感到幸福,感到荣幸!
再说说关心我的姐妹——王秀红。自从和她一起教三年级以来,她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是数不清的,我对她的感激也不知从何说起。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大家看看我有多么的幸福。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学校让写脚本,我一听就蒙圈了,什么是脚本?我一无所知。时间紧任务重,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呢?这时她悄声的来到我身旁,“我帮你写吧。”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凉快了,她可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写作能手。但是我也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因为她还要给自己写脚本。她一笑而过“没事的放心吧!”第二天她红着眼睛把脚本给了我。后来才知道她一晚上没睡帮我完成了脚本的编写。我有这样的姐妹我多幸福呀!还记得我俩第一年的合作,那是我最省心的一年,我俩教两个班,她教语文我教数学分别是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累、杂。可是有了她我的累、杂,全没有了。教室的卫生她打扫两个班的,班级活动她排练两个班的,那次歌咏比赛她主动带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练,我只负责看管学生纪律。以前我自己带领的班级从没得过奖那次我们两个班得了第一名。我那个高兴呀!有这样的合作伙伴你们说我不幸福吗?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即幸福感既有来自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主观因素不无关系。但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幸福。有时,我们往往会错误地把一些客观因素认为是造成我们“不幸福”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专业读后感篇3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文章。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要与经典为友,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始终提倡“我读书我快乐”、“问渠那得清如许——呼唤书香校园”,提倡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通体性知识,以此获得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过阅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和创造者。通过阅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式,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做有思想的教师。同时,还要看一些儿童心理的书籍,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丰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回顾这二十年的教育教学,似乎一直忙忙碌碌于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每天都感觉自己在忙忙碌碌,给自己充电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职业倦怠让我早就远离了书本,日常教学工作几乎就是靠着吃老本来完成,所谓的专业培训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太遥远,往往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感觉《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不解之谜,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这本书让我有了教育教学的方向,让我自己更加有了思想,争取做新型的教师,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让我们充分利用闲暇时光,充实自己,努力的多读好书,从读书中汲取营养,享受作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在教育教学中也带领我们的学生在书海中遨游,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享受读书的乐趣。让他们从小就用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专业读后感篇4
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一书,仔细寻找着《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的亮点,才慢慢的被其吸引,寻找到几个关键词句:
1、幸福感悟: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可以是一种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幸福是一种信仰,
2、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关涉到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幸福指数的高低突显出教师生存状态的好坏。
教师的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3、拒绝倦怠。书中引用了苏轼的“此生归路愈茫然”的词句表明了他迷茫;困惑的心境。不可否认,失志不俞的追求固然可贵,也深知“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但是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当竞争、挑战和压力迎面袭来,当期望和落差不期而遇时,人便会觉得倦怠。做教师尤其感到如此。亲眼目睹很多老师天天都有批不完的作业、天天都有不听话的问题学生出现、天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分身乏术。
而与此同时,每月、每天甚至每秒都有新的理念需要去学习,多如牛毛的培训和考核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讲不完的遇到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战役”,一次战胜自我的“战役”。我甚至一度非常怀疑和后悔为什么当初会考师范。但是每次面对纯真可爱的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我释怀了,站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想尽可能的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尽可能的把话说的规范些、严谨些,因为,我知道,家长和孩子是多么信 任老师,那么多双期盼的眼睛看着我们,或寄托、或向往、或渴求。
联想自己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孜孜不倦,培养一代一代国家的栋梁。而每次看到他们以自己的学生而骄傲时,我的精气神就油然而生。他们是不能割舍的一份责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珍惜、我爱戴、我奋发、我进取。
专业读后感篇5
弹指间已经当了五年的班主任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当中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很多班主任管理经验,同时也越来越喜欢当班主任。非常感谢学校让我参与石碣镇第一期班主任跟岗学习,在这个团体中,拥有一群对这个职业热忱、经验丰富的同行们。为了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实践与理论都能并存,利用寒假的假期,认真阅读了王晓春老师撰写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阅读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在书中,王老师并没有以炫耀的形式赞美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而是以一种与谈话式的方式与读者谈心、交流、反思,当中的案例书写详细,解决措施也是相当高效详尽,是一本值得回味、细品的好著作。在书中,其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回味无穷。
一、教育型管理者
1、怎样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一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二要防止顶牛。三要使大部分同学切实受到教育。
课堂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先稳面,后抓点。
2、早恋问题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但要防止学生早恋,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帮学生学会交往的艺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便将来他们谈恋爱的时候有所准备,而不至于束手无策。为什么呢?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一生幸福。
3、教育型管理和单纯的管理的区别
前者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为学生着想,后者几乎都是自我中心者,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业绩。所以,我们看一个班主任的真正水平,往往要看他们如何对待“非评比”一类的问题。
班主任首先是一个光荣的教育者,其次是管理者,管理为教育服务的。
二、 定规矩
1、第一个问题是规矩在合法性问题。
2、教师中最迫切地要求权力在的人往往是最不善于使用权力的人。
3、不可以拿班规体现班主任的个人意志。
三、 评比
1、师生的人性正在评比的压力下流。师生的创造性正在评比的压力下流失。
厌学与评比呈正相关。评比不减,厌学必增。
2、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应该靠个案诊疗。
3、对班主任来说,只有班中一半左右同学尚未做到在事情,才可以用小组竞赛和评比的办法刺激学生去做。
四、 批评
1、批评的作用:一是改变他的外部行动,二是改变他的想法。(后者根本目的)
2、班主任批评过多的原因:一是不明白批评的根本目的,二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缺乏自我批评精神。四是方法只有批评。
3、如果你手里中人一把锤子,你就会把一切变成钉子。
4、批评在方法:一是相当多的批评可以变为提醒。二是把批评变为理解。三是批评甚至可以变为表扬。
五、纪律
1、纪律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严格的'纪律分妨碍学生成长。
2、抓两头属于管理,抓中间,更富于引导色彩。
3、有体验才有自愿,有自愿才有自觉。因为游戏规则是在游戏中形成。
4、“造成教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际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在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苏===基
5、硬纪律 软纪律
6、因为纪律本身生产不了多少东西,迷信纪律是不懂教育的表现。
六、 教育与管理
(1)管什么
1、不为:
班主任边界之外的事情,可以不为。普通同学能做的事情,小组长可以不为,小组长能做的事情,班干部可以不为估计会做无用功的,则不为。芝麻事件,可以不为。情况不明,暂时不为。个别事情处理起来会影响大局,暂时不为。没作好准备“不为”像节能,节水一样节约语言,省下时间来用于思考。
(2)谁来管
1、小组长在纪律方面要做的只是提醒,班委在纪律方面要做的一般只是“规劝 ”
2、考虑建立“小法官”。公正、无私
3、建立“智囊团”,点子最多,给班主任当参谋。
4、保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事先准备好的补救措施。
5、班干部服务:不要拿小干部当“国家干部”、当亲信、不要期望值太高、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轻易用“招安”法、不要轻易撤换小干部
(3)怎么管
1、管理需要智慧
2、管理要以人为本
3、管理要准备多种方案
4、管理离不开妥协
5、遇事要探究原因、分类解决
6、增强管理的艺术
人有思想才有魅力,班主任更是如此。我们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我们身兼数职,我们任劳任怨,但是在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炼就一个优秀、智慧的我们。
专业读后感篇6
一口气读完大前研一的书《专业主义》,精彩自不在话下,深刻的领会了在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就是个人!而个人的成功依靠的是专业主义!只是很遗憾,为何我在这本书都出版了十一年之后才读到它,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书的开篇首先抛出的一个问题是:你够专业吗?由此引出对专家的定义:
专家是不断学习,并乐此不疲的人,对新事物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经过持续的训练,并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提供给别人。没有好奇心作为驱动力,是无法达到一流境界的,这一点也是区分非凡与平凡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专家是对客户信守誓言,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同时专家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靠理性去行动。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才称之为专家。
而专家的素质又被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
看到如此的条件,我不禁认真的反观自己,是否可以一直是靠理性行动,或者始终抱有一颗好奇心和进取心?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时候,到底是在以客户为第一位,还是其它的内容?
先见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经常使用的“dogyear”这个词,指的是狗的一年相当于人的7年,换言之,不到两个月就相当于一年,也就是说社会在不到两三个月的时间就会改头换面,面对新的社会状态,谨慎和被动对企业而言将导致致命的损失,因为当下错过了时机就不会成功。
本书有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只有那些总认为自己的经营环境危机四伏并时刻关注各种坏消息的企业,才有可能免于灭亡,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华为,从90年代'中华巨龙"至今,华为在四家企业中稳步前行,走到今天,靠的一直是危机感和创新能力,所以才有了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有了“第一个倒下的将是华为”等等文章,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了行业的神话,却依然因为紧张感而不断在未曾开发的新竞争领域中寻找生机并获得先见能力的动力,始终站在行业的前列无法超越。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迄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一年,而书中很多内容已经实现,由此可见大前研一作为管理学大师的先见能力令人折服,惊叹!
构思能力
仅凭先见能力出众并不足以取胜,要想成为新竞争领域的霸主,不仅要能够抓住机会,还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方法让机会变现,也就是要构思新的事业并付诸行动。
对于新的竞争领域,电子商务无疑首当其冲,本书提出要关注的是三个关键点:门户网站、综合物流和结算。十一年前,这三个关键点无疑是最佳电子商务的构思!对于门户网站或者商业街,最重要的生命线就是保持中立,稍微偏离中立的立场,用户会怀疑“这里也许不是最好的”而最终离去,如此说法充分的诠释了关于百度广告门的事件导致的股价下跌,因为它们唯利是图偏离了中立的立场。
综合物流则是需要组成最合适和强大的联盟,之前顺丰和菜鸟之争,到上一周的天天快递和京东的官司,都是门户网站和物流之间的利益纠葛,得客户者得天下,巨大的购物平台作为门户网站与各大物流公司的股权及控制成为当下最大的一场利益博弈。
对于结算,恰好在本月20号的一则新闻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说新加坡打造智慧国的规划离不开移动支付,而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这本书里提到,在互联网世界中,有一个概念叫作“零摩擦“,意思是人和钱会流向摩擦较少的地方。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简直已经对大前研一佩服的五体投地,感觉这本不算厚的书基本在几十年里都可以不断研读,并当成宝典了。他所说的理论不正是马云和马化腾在做的事情吗?无现金货币的支付不就是零摩擦的最终方案吗?
书里还讲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思想,就是我们在构思电子商务市场时,从起始阶段就要把多个市场置于自己的视野中,与世界主要市场保持等距离,截止2016年,全世界存在年收入超过一万美元的有接近8亿人,约占世界人口74亿的10.6%,这些人的学历、收入和生活方式接近,与国籍和所居住的国家无关,而在互联网的全球化市场里,这些人就是一个巨大的成熟市场。
讨论的能力
杰克韦尔奇曾经说:“我并不具备什么特别的创造性,只不过是发现这种创造性的能力比较强而已”。他善于聆听和发问,同时积极面对各种问题。从提问和展开讨论到解决问题,韦尔奇是具备这方面才能的为数不多的经营者,这也正是通用电气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
在麦肯锡公司的讨论中,我们经常能听到“whatanew(什么是新的?)""sowhat(那又怎么样?)"的话,他们还有个习惯,就是”whatx5"(问5次为什么)这就要求不能以以往获得的知识和价值做判断,而是放弃判断,冷静思考和观察。“discuss”(讨论)由dis(否定)和cuss(怨恨)组成,也就是说对对方的意见进行反驳,也不会招致怨恨。
讨论是为了寻找最佳答案。专家一定是会不断的提问并进行讨论的人,同时会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出符合逻辑的问题,只有这样,对方才会做出符合逻辑的回答,而且要不断的去尝试换位思考,那么无论自己被置于怎样的立场,都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思考坦率的提出问题。
适应矛盾的能力
德鲁克曾经说过:“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如同乐队的指挥与团员的关系,对经营者而言,最难得是指挥组织的成员,也就是如何让成员了解自己的意志”。以往曾经带来成功的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今天,如今需要的不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并还原为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企业经营没有唯一的最佳答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思考“我们能做什么”,然后清除那些把“能做的事“变为”不能做的事“的障碍。通用杰克.韦尔奇的指挥无疑是强有力的,因为大企业拥有接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对于领导者明确的决策,组织是具备理解能力的,因为大家充分信赖领导者。这一点也值得中小企业在培养管理团队的时候借鉴,在市场与顾客的反应方面,经营者必须磨练自己的沟通能力,以捕捉微妙的变化,并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指令。
企业的成功在于灵活操纵不合理与合理两方面的因素,并把不合理转变为经济效益,这两种矛盾互不相容,但由此产生的变化却丰富多彩。同样,书里提到一个企业需要具备“全球的经济,地域的行动”,但有时“地域的思考,全球的行动”也必不可少。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适应矛盾的能力。
大前研一的归纳和战略预见能力实在是令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惊叹,他的所有说法放到今天也一样那么贴切和实用,读这本书如同一位大师在一点点由浅入深的讲一堂精彩的管理课程,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或者专业人士,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