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培训心得7篇

时间:2024-04-20 09:01:23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创新培训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7篇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1

10月18日,由中心领导带队,我和同事们一起赴教育分社参观学习了一个下午,与教育分社创新团队举行了座谈会。经过这次学习,我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一 创新的动力来自对事业的热情

在与教育分社的同事座谈时得知,尽管教育出版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无不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视工作为事业,把读者和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何谓“事业”?古人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就是事业。为个人稻粱谋,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只能算我们谋个差事、职业而已,与“事业”相去甚远。做事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命感源于对事业的热爱,源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当仁不让”的思想境界,源于内心坚守信念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我们从事的职业首先是为读者贡献精神食粮,认认真真做好书,提供健康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外化和体现,也是对使命感最好的诠释和践行。有了这个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在工作中才会有激情、有热情、有动力,才会怀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无怨无悔地去追求。

二 创新的核心是敢于突破常规

教育分社团队在进行《蓝色的家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从策划选题到提交样张,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这显然与我们平时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大不相同。而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这个项目就拿不下来。在这样的时刻,教育分社团队大胆立项,突破常规,为我们探索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

创新首先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不落窠臼,无不诉说着一个“新”字。我们长时间在已有的机制下工作,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在面临改变时总有一些不自在,觉得还是不变的好,“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是安于现状,被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束缚了手脚,不想更不愿意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教育分社创新团队敢于突破常规,就是对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他们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制度性突破上,还体现在产品或服务方式的突破上。把专家请到现场,随时修改文稿;汇集各家之长,让自己的书鹤立鸡群等等,无不是创新的体现。

三 创新的基础是坚强的团队精神

在一项需要团体协作才能完成的活动中,只有一个人有创新的想法而其他人不呼应、不贯彻的情况下,创新就只能夭折。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所以,创新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存在,团队精神和意志的发力,为创新活动的完成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教育分社团队中,有入社五年多的编辑,也有去年才入社的新人。他们总能围绕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样才保证了项目组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并不是让个人湮没,也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他们在团队形成的合力下,才更好地挥洒个性,表现出了自己的特长,保证了大家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这一点,是我和同事们有目共睹的。团队首先强调的`是协同工作,命令和指示在其次,所以团队的工作气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张性阳同志身为这个团队的“队长”,工作干劲足,谦虚好学,不怕烦琐,把最艰苦的工作留给自己,给了我和同事们以很大的启发。我们中心经常会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我也经常被委派担任这些小组的负责人和协调人,从教育分社团队中获取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必然会有利于我在日后顺利地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关注到,创新还要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流程的顺畅。教育分社团队的取得的成绩和顺畅的流程是分不开的。策划思想下达—分工采集类似选题的信息—集中讨论并确立基本框架—撰写样张—提交选题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环环相扣,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更加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教育分社总编辑李忠东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如敬业第一、编辑要成为多面手、创新不能停留要扩大战果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总提出了一个“政通人和”的概念,我觉得比较切中肯綮。“政通”其实就是政策发力,就是获得部门或者集团的支持,这给同志们做事业提供了一个基础,能让大家放开手脚去做;“人和”就是团队发力,这里包括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的“和”,也包括项目组内成员之间的“和”,这与我在体会中提到的团队精神不谋而合。没有这两个条件,创新就难以得到持续。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2

一、有关概念的内涵

1、什么是“素养”——素是素质,即本色、本质;养是修养、教养、培养。素,侧重在先天禀赋和个性特征;养,侧重后天教育和生命历练。“素养”一词,说的是个体在遗传的物质基础上,受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能力和修养。

从广义上讲,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还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等。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心理与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素养。

2、什么是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反映了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双重要求。

3、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之中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有关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组成

最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有人把它具体阐述为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即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它是其它几个维度的基础。

(2)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4)文化传承与理解。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四者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上述的`四个维度,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

三、语文老师的自身素养提升

身为语文老师,对语文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有较深的感受。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他们贯穿于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生刚入学接触到汉字,到现在进入高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语文素养都伴随着他们所有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隐性的存在。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就是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情与理同步发展。

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如果语言混乱,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混乱,没有条理。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的外在特征,它们俩密不可分。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人文修养为语言能力导向,为语言能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语文老师,文化底蕴显得格外重要。一位具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个大概念,就语文学科来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

语文本就不是一门功利性很强的学科,更多的,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当语文学科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显的越发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3

我很荣幸参加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组织的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十五天来,聆听了众位专家老师的讲座,感慨万分,获益良多。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让我明白教师要从活动的角度附带提出知识、技能的要求,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教育上,要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指南》还强调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每个幼儿个性、能力结构和学习特点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教育规律及其教育过程,特别是教育过程中人的尊重。对教师如何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对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一、了解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转岗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知道了幼儿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要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相互配合。要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方式、伙伴,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要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要引进多媒体教育手段,最大程度的利用社会其它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难忘的快乐而有意义的幼儿园生活。

二、启蒙教育真重要,知道了幼儿教师的职责。

经过培训学习,我深深感到幼儿教师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种,每一个幼儿高兴的来到幼儿园,而我们的责任则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教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一日常规开始,从各方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让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在健康方面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老师必须得不断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区别,切忌幼儿教育“小学化”。

培训中,我知道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切忌幼儿教育“小学化”。例如: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户外活动,以游戏为主,给他们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让孩子们的身体真正得到锻炼,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开放多种活动,增强体能,养成良好的行为,形成自我保护习惯,从根本上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的意识。幼儿的世界,充满乐趣,作为引导者的幼儿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他们喜欢的世界,给他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四、对幼儿园的保教结合、教育特点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进入幼儿园以来,我每天都疲于应付孩子们吃饭、睡觉、上厕所这样的生活琐事,每天两三节课的教学活动、一天到晚的游戏活动。有时候会突然间茫然、彷徨、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高级保姆。

幼儿因年龄太小,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幼儿园的进餐、饮水、盥洗、睡眠等生活活动占幼儿园活动的大部分时间。让孩子在吃中吃出学问、吃出礼貌、吃出一个好身体;在睡中睡出一个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展和机能的协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五、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培训学习中,我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机地整合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当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涵义。 在游戏的选材上要考虑,对幼儿知识技能情感发展要有促进作用等因素,还要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等,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习惯。让幼儿在更多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嬉戏,快乐成长。

幼儿童心未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为他们营造,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只有维护集体而必须具有的规则;没有指责和歧视,只有平等和尊重;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只有真心实意的对话和交流的环境!幼儿的知识从何而来?在游戏与活动中就悄悄蕴藏了他们应有的知识。幼儿的习惯怎样养成?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包含了他们应该遵守的规则,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不断地吸收知识,养成习惯,懂得规则,健康成长!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既符合了儿童纯真的天性,又遵循了儿童循序成长的规律,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在这里老师们深入浅出的知识讲座,就如夏荷之清香,冬日之暖阳,沁人心脾,振奋人心,让我陶醉,使我感动并深受启发!

短暂、充实的短期培训结束啦,可我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探究、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会根据此次培训计划的安排采用远程学习的方式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4

大学生就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认识片面,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的繁荣不同,我国创业教育的原动力之一是解决就业问题。这样的目标设定使创业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减轻就业压力。事实上,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就业教育,更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切入点。二是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在教学模式上,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局限在校内和课堂,搞统一的教学计划,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显得较为陈旧、封闭;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专业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方法上,创业教育偏重理论性、知识性传授,较少开展实践活动。三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形成专业化、正规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的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操作练习时不免有纸上谈兵之感,既有先进教育理念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非常缺乏。

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努力构建创业教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业运筹、创业营销战略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创业理论课程教学,使学生积累创业所需的知识;以模拟实训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创业园开办企业,或在创业园实习,使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的总和。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重视创业文化的培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注重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创业实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创业体验,或通过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以及同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获取创业教育鲜活材料和信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校企联合模式。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途径筹集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

形成坚实的创业实践组织保障。由高校领导及教务、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创业组织指导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组织管理;建立创业活动固定场所,可在校园建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或创业园;出台鼓励政策,如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资助并减免场租、水电、通讯等费用,扶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5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七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

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 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 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以上就是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在教育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6

今天,我非常有幸通过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听取了五位校长有关创新素养的理念与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他们报告的主题分别是: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的实践;银川市十八中学创新素养教育实施路径探索;创新素养教育理念下的“生长课程”建设;以双师双线通识素养课程对接“5+2”课后延时服务;探析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创新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认真聆听与思考,其中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杨宝元校长和兴庆二小集团黄莉书记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触颇深。

两位校长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一些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带给我们一个便捷的,灵活自由的平台,讲座、课堂实录、网络交流、互动、思考问题、等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窗口。杨校长学校的具体做法:

1.立足校本,做好顶层设计;

2.立足课程,厚植培育沃土;

3.立足教学,促进素养生成。

课程资料是那样的丰富多采,又实在实用。同时也让我有所思考,作为身处出一线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提高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师对素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自己对素质教育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正确认识,并付诸己的课堂教学中。

教育创新培训心得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要衰亡。教育不能没有创新。

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指学生在其原来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不是指科学家那种创造发明。数学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如在教学《统一长度单位》,新课伊始,我先用有趣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学生分小组选用物品去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物品标准不同)

我问: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怎么办?(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这时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

在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看米尺,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好好看看,1厘米到底有多长。再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再联系生活实际,教室里找一找,实物上看看,想一想还有大家带来的物品中,哪些物体长1厘米。因为有了上面的表象,所以学生较容易说出,扣子、一角硬币的直径,指甲盖宽度,橡皮厚度,图钉的长……

在练习时,我让学生由易到难尝试估测

(1)小纸条的长度

(2)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

(3)量量小刀有多长

(4)蜡笔多长等。并通过交流掌握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让学生了解《人身上的“尺子”》时,我想方设法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练习。我这样问(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尺子去量一些东西,假如你没带尺子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啦。这时我因势利导:找找你身上的尺子在哪里?学生们立刻去寻找,经过合作探究,讨论归结出了:手指宽大约1厘米,一拃长大约是12厘米,一步长大约45厘米,一脚长大约11厘米。进而鼓励学生用你身上的尺子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这个时候的学生们兴致很浓,自由合作量上啦,根本不用你去多说什么,你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同学们用自己身上的尺子量出了以下东西的长度:书桌、凳子、文具盒有几拃长,几拃宽?铅笔、橡皮、彩笔、转笔刀有几个手指宽?

“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抓住学生们正在兴头上这一契机,引导他们拓展向课外延伸——小明家妈妈有一把尺子是断的,但是人家非叫你用这把尺子去量东西,你该怎办?我想,这下子准要把他们难住了。谁曾想,没过几分钟,就有人汇报:老师,用拃量,量量断尺有几拃?别的同学一听,也来啦,把断尺放在书上比比就知道断尺多长呀?这时,我提醒同学们,尺子上不是就有刻度吗?你们的办法好是好,但没有用尺子方便。请大家统一单位都用尺子去量。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使用断尺?看谁最先能想出办法?谁就是这节的数学大王!同时我还提醒学生可以合作。最后学生终于有说出办法的但是不会读是多少。我温馨提示:如果尺子是断的,可以把物体的最左端对准任意一个刻度,再看它的最右端对准尺子的什么刻度,两个刻度之间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学生明白后即刻投入“战斗”,踊跃汇报。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力是练出来的”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想一想,量一量等多种实践活动的练习,同学们就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了厘米表象。同时培养了学生估测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同时形成了创新技能。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