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7篇
调研报告的标题和摘要应该直截了当地反映报告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关于调研报告,大家务必要遵循领导的要求,拟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调研计划,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1
一、调研地点:
xx市xx区农贸市场
二、调研时间:
xxxx年xx月上旬
三、调研对象:
消费者以及经销商
四、调研方法:
观察和询问以及问卷三者合一的形式
五、调研目的:
分析农产品的各种价格,农产品市场的饱和度和市场集中度农产品各种买卖渠道,农贸市场环境住哪概况以及消费者对待农产品的消费的特点、消费观念和他们对待市场产品特点所持态度和现在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农产品服务将要的服务发展方向。
六、农贸市场农产品现状
目前,农贸市场集中了蓄产品市场、粮食产品市场、水果产品市场、蔬菜产品市场、肉类产品市场以及人们各种生活消费市场组合的农贸市场。在各种农产品买卖区中呈现出不是很集中的状况,小部分市场产品较分散,大多农产品都在交易厅棚里进行,农产品经营零销商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实行各种渠道买卖农产品为主。在农产品供应基本能满足人们需求,价格总体上波动不是很大,出小部分农产品因种种原因波动大外,其余在消费者面前还算合理。在农产品质量上还能够符合消费者营养需求,资量上有保证,人们可安全食用。各种农产品共给和需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目前人们对农场品主要以主食类、蔬菜类、肉禽类、杂粮类为主。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中贸易小市场、直销中心小卖区、农产品初加工小区、农民合作卖区、农民经纪人、行业小协会、仓储小物流中转站以及初放形小卖区为基础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
在粮食市场上,主要供应以大米、面粉、玉米等主食为主以及其他食品为辅。需求方面又以大米为最大需求粮食产品,在粮食市场上,种类还比较齐全,货源也还稳定,价格波动不是很明显。人们都喜欢一小批量购买为主,在粮食的种类、价格、质量、消费场所还算满意。两市供应上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粮食市场比较集中,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个别合作以及联盟经营,主要以厅棚为买卖场所以及租的门面买卖未辅。所以在粮食市场上无论是共给还是需求以及价格、质量上都还能满足人们的满意度。
在蔬菜市场上,由于近期销售渠道的变化和持续的下雨,蔬菜在供给上有点不足,价格短期类产生波动,有的蔬菜甚至短缺,共给状况不是很好,但在调查中显示今年的蔬菜总体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在未来短期中蔬菜供给上会慢慢好转,价格波动幅度不是很大。近期看,蔬菜产品大部分还是供应上及时,新鲜程度较好,市民们关心的质量上野蛮有保证的,基本能满足人们需求,价格还以算合理。近期中,大白菜、胡萝卜的价格都上升,其他蔬菜都有价格上升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市场上一个周内蔬菜价格都同比上升,共给需求不是很平衡,共给有点不足。
在肉类产品市场上,主要以猪肉消费为主,供给上能满足人们需求,在价格上保持在xx元到xx元每斤波动,但从近期看加个有上升的趋势,肉类除猪肉供给外还有鱼类、羊肉、牛肉、鸭肉、鸡肉等肉禽产品。羊肉、牛肉、鸡肉在近期内基本价格稳定,鸡肉在xx元每斤。肉内在渠道来源上有零售商、中间商、自销商等销售主渠道,都集中在厅棚里一起销售,从总体上看,供给还是处于稳定中,能瞒住消费者需求,价格上不是波动很大。
在果类产品市场上,主要以西瓜、苹果、香蕉、葡萄为主。近期中,西瓜销量很大,本周西瓜主要在xx元每斤市场价格,市场情景也不错,但短期由于天气变冷价格有呈现下降趋势,香蕉现阶段也明显在价格上下降,供给上有点偏多,香蕉在xx元到xx元每斤左右波动,市场情景不是很好,但短期中波动不是很大。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类产品价格波动不是很明显,但市场情景便哈不是很大,总之,在果类产品中,种类比较齐全,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近期中,供给又慢慢大于需求的趋势,价格可能有下降的波动。
七、农产品市场分析
在粮食产品市场上,大米基本保持在xx元每斤的价格水平,由于大米是必需品,人们不可缺的生活消费品,大米的需求是去发弹性的,有在我们国家政府的各种政策下,大米的价格波动幅度是很小的,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在价格上都不必担心。目前,大米在供给上还是质量上都能满足需求,销量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销售渠道来源于农民直销、零售商和经销商。目前,其他粮食产品如玉米、面粉由于季节的影响,价格上存在小小波动,由于暑期放假,好多学生返乡回家,我们xx市场需求明显减少,但价格不会明显波动。在蔬菜产品上,大葱xx元每斤、洋葱xx元每斤、蒜瓣xx元每斤、白菜xx元每斤、香菇xx元每斤、洋芋xx元每斤、花菜xx元每斤、南瓜xx元每斤、菠菜类xx元每斤、生姜xx元每斤、白萝卜xx元每斤、黄瓜类xx元每斤、蒜苔xx元每斤等。在本周蔬菜产品供给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蒜类产品在经过“蒜你狠”之后,价格已开始回落,经过调查分析,由于市场去年价格一直很好,当地居民在一年时间里,加大了种植面积,导致供给明显大于需求,使今年的蔬菜蒜类价格到价格下降阶段,又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价格预期、今年的利息调整以及种种原因,在蒜类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其他蔬菜产品价格上升,比如:大白菜、胡萝卜、冬瓜价格都比上周价格明显上升,但上升价格还算合理,供应上还比较新鲜、及时。
农贸市场上蔬菜种类也齐全,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消费特点看,易简装为主,方便人们购买观察。有服务上门送货的潜在市场,但现在人们对增加服务费比较反感,比较不赞同。但对订货送货上门对很多人来说都很方便、及时、快捷、节约时间,他们都比较赞同订货送上门,但在质量上有一定的问题。在蔬菜市场上,近期中,蔬菜价格总体上升趋势,还算合理,在供应商销售渠道上有新的销售服务渠道。
在水果市场上,具体的调查了西瓜、香蕉两种水果,西瓜主要有周边瓜农供应,西瓜在xx元每斤左右波动,本周的西瓜x元每斤,在上周基础上下降xx元,消费倾向挺高的,质量上也有保证,消费市场情景不错,由于短期内下雨,天气变冷,从而影响消费,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西瓜价格下降,但由于天气慢慢转热,未来的销量情景应该不错,瓜农不必担心,应持乐观态度。
本周香蕉价格以xx元每斤,在上周得价格基础上下降了xx元,由于转入夏天,天气渐渐变热,各地的香蕉的成熟度加快,由于保存的措施不是很好,所以导致供给明显加大,在消费上不及与供给,销售者为了最大程度上售出去,减少储存成本,所以在香蕉价格上出现现阶段的持续下降,在此希望销售者应以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销售香蕉,以减少成本。又由于水果类产品在消费商富有弹性和具有替代品以及水果类产品不是人们必需品,所以销售者需进行合理的定价,以达到最大收益。
在肉类市场上,主要以猪肉销量最大,价格在xx元到xx元每斤,由于最近供应渠道的延伸,供应状况不是很好,需求量大,较上季度的价格基础上呈上升价格,但据调查这种价格波动不是很快,是一种正常波动。供应上肉类能满足市场需求,保质保量,价格上在未来预期中不会一直升会哟下降的趋势。
八、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市场规模小、服务半径、市场又是不是很方便人们购买,市场上基础设施、管理次序不是很好,市场区分已不是很明显,没有农残控制系统体系,农贸市场有的还占道经营,脏乱情况有点不是很好,规划上起点不是很好,市场区分还不是很明显,配套设施不全,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建立,版规模不是很大,农产品质量上、新鲜程度不是很好,我们的xx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应没有从分发挥出来,对我们xx区的农产品带动市场的带动不是很明显,农贸市场好多产品来至于其他县城,没有推行有效地检疫系统和没有很好的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有些农产品不是那么的放心食用!
九、我的建议
在我的调研情况中显示,大多数人们对现在的价格还比较合理,人们主要在农产品的质量、价格、营养、新鲜度、方便快捷、购买环境以及服务上都比较关心,在农产品上比较喜欢简装,易于购买观察,销售服务有定制送货上门的潜在市场。
所以,现在我们花溪的现状中,我觉得还应该多方面的筹集资金以支持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建设,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整体建设中,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也使农产品市场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加快人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的建立完善的规章着制度,改进交易方式,规范我们很多不足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农产品中的组织管理水平,应到农民经纪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到农产品交易向生产、加工、保鲜、储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并健全我们的规章制度,加强我们的市场调研,应该编制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预测并发布农产品市场行情供给情况,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性,落实好我们的相关制度,发挥好我们的特设产品优势,共同推动我们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搜集系统建设,合理布局,并加强交易厅棚改扩建保鲜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好我们的市场结构,经一步完善粮食市场、肉类市场、水果市场、蔬菜市场、粮油等市场产品市场区域的加大、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推行有效地检疫系统,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市场农产品的安全放心!总之,农产品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我们销售者自己的经济收益,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好好在农产品上好好下功夫,加大加质的生产,加大我们的投入力度,长期中慢慢的经一步提高我们的经济收入,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会取的好绩效的!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2
在对消费者是否会选择师智敏有机山茶油作为礼品赠送亲友进行统计后发现,60%的消费者会将师智敏有机山茶油作为礼品。可见,送礼送健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山茶油的制造成本还很高,价格也高于一般的健康保健食品。一般的家庭不能接受其价格,不会经常性地食用,但是作为礼品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在营销过程中需要强调其与丰富的营养、神奇的保健功效,弱化其价格因素,使人们认识到购买本产品物超所值。同时,人们对包装要求上档次,这也从侧面了解到人们对师智敏有机山茶油的保健功效不再持怀疑态度。
对于山茶油生产厂家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在受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的人选择金龙鱼,可见金龙鱼这个大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目前在中百超市有一种富川山茶油可以和我们的师智敏有机山茶油相提并论,富川有礼品装750ml的两瓶装,价格是218元,虽然价格比我们的师智敏有机山茶油便宜,但是我们的师智敏有机山茶油是2l两瓶装288元, 在这方面我们的师智敏有机山茶油有一定优势,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对富川的品牌还没有一个认可度,只要我们大做宣传的话应该可以优先强占市场。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山茶油市场推广的以下结论:
一是山茶油市场空白、机遇与挑战并存。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师智敏有机山茶油认知度偏低,在同类新品保健食用油中比重仅占到31.4%,而消费者目前大量长期食用的食用油主要是:豆油、花生油占34.3%,菜籽油占62.9%,动物油5.7%
由此表明,山茶油市场目前还属于空白市场,而随着消费者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山茶油凭借强身、益智、美容等高品质优势,将会在我国食用油市场迅速发展。山茶油市场的巨大潜力将是山茶油开发的优势所在。从数据中我们也可看出,消费者对山茶油的认知度低于同类新品保健食用油中相对早期上市的橄榄油、玉米油和棕榈油。因此,在山茶油市场推广中,应注重对产品的宣传介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产品功效、特质。
二是注重品质和性价比。在关于消费者选用食用油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项中,有42.9%的受访者选择了色泽、品质好的,有34.3%的人选择大瓶实惠的,另外22.8%的人选择了包装上档次和广告中经常看到的产品。数据显示,在食用油作为一种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品质是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关键因素。而食用油的直接购买者大多是家庭主妇,这一特殊顾客群相比其他顾客群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她们往往在购买过程中货比三家,从价格和品质两方面入手择优选购。所以,在山茶油的市场开发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产品品质,严把质量关;同时,找到适当低价与高品质的最优平衡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是走品牌战略,努力塑造品牌形象。在关于消费者对食用油的品牌忠诚度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1.4%的消费者相信品牌,并一直购买某一品牌;20%的消费者随机购买,偶尔购买品牌油;而仅有8.6%的消费者从不注重品牌。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程度和忠诚度。这一结论为我们建议现在生产厂家要走品牌路线,塑造品牌形象提供了理论支柱。在品牌化商品越来越多地占据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今天,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企业管理者的首要课题。因此,师智敏有机山茶油在质量过硬、价格令顾客满意的前提下,更要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唯有如此,才能开创良好的局面。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3
一、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我县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是在县农牧局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工商、质检、公安等单位开展。每年我们都要结合3.15活动,开展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打假活动。
一方面对初级农产品产地加强管理,尤其是对无公害蔬菜基地加大了指导监督力度;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资系列用品的检查监督力度,对生产、使用、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清理和整顿农资市场,对手续不健全,没有规范经营的行为进行 了纠正;
三是对在市场上出现或接群众举报的假冒伪劣农资解决予以没收,并按照管理办法没收相关手续或进行罚款;
四是加强了对农产品市场监管,根据群众举报和检查出的不符合环保、绿色、健康要求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仅靠一台非常普通农药残留仪开展农产品农药检测工作。
六是经常性宣传培训工作和市场整顿工作向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搞好,要经常性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进行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积极配合我们,才能搞好这项工作,因此我们经常性进行宣传和培训,给群众努力传授科学应用农药、化肥等农资的知识,一方面提高广大群众自觉生产健康、绿色农产品的自觉性和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水平。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
2、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产管理
3、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4、加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
5、加强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督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的宣传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管检测体系机构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挂靠县农技站,由县农技站开展各项工作。既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没有编制,也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任何大气、水分、土壤、农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仪器,对大气、水分、土壤的成分、有毒物质含量无法检测,只能加强灌溉水的源头管理和农资的科学化应用;对农资的化验检测只能凭经验和分析,眼观手摸,对假农资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化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农产品市场不能科学检测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不能为执法人员提供科学的执法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
1、没有单独设立机构,也没有编制人员,没有办公场地,目前挂靠县农技站。
2、没有工作经费,难以经常性下乡开展正常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培训工作。
3、没有任何化验检测仪器设备,难以进一步开展大气、水分、土壤、农资、农产品检验检测等各项工作。
五、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办公场地、仪器设备。
2、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经费,为每年正常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保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4
为了解广大消费者对家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家电行业企业提高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和水平,20__年7-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重庆、甘肃、新疆等10个省级消协组织在31个大中型城市开展了“家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选取18岁至60岁的人群,对于在10年以内购买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和热水器五类家电产品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获得11,210个有效样本,其中五类家电产品样本量分别为冰箱2,376个、洗衣机2,4__个、空调1,046个、彩电2,368个、热水器2,403个。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总体情况
(一)六成家电使用年限超过两年
五类家电产品中,超六成的消费者家电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其中,家电使用年限在2-3年之间的占29.9%,使用年限在3-10年之间的占36.4%,使用年限在1年以下的有11.2%。
(二)家电产品品牌集中度呈加快态势
从十省市家电产品的品牌来看,目前,国产品牌占主导地位。调查显示,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热水器的品牌格局是个别品牌市场规模较大,其他品牌小规模跟随,海尔占领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大部分市场;而格力、海尔的空调份额较大。从十省市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预期来看,近期将会有更多消费者考虑西门子冰箱和洗衣机、格力空调、史密斯热水器;而电视市场则考虑购买海信、创维、三星、康佳、长虹均较多。
(三)家电产品升级换代预期看好
从家电产品的消费水平来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日益提升,虽然目前消费者拥有的五类家电产品价格普遍在1,000-3,000元左右,但计划购买的家电价格考虑范围均在3,000元以上,另外购买冰箱和电视价位考虑超过5,000元的比例也比较大。从价格预期来看,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潜力较大。
(四)家电产品售后服务满意度低、调查故障率高
从家电产品质量满意度水平来看,五类家电产品质量满意率均在六成左右。其中,空调和电视的满意度略高于其他三个品类。而家电产品售后服务满意率均在五成左右,五个品类无显著性差异。从家电产品的调查故障率来看,热水器和洗衣机产品较高,均超过两成,彩电、空调分别是__.4%和__.1%,冰箱相对最低,为15.1%。
(五)家电质量问题投诉多、渠道不畅、处理低效
从家电产品投诉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42.6%的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投诉,说明质量问题依旧是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服务问题,包括商家服务承诺不兑现(占比__.8%),服务质量不好(占比10.4%)。在家电售后服务投诉中,消费者反映“商家投诉渠道不便利”的比例最高,为29.8%;其次反映的是“处理投诉时间长”(占比19.9%)和“投诉被互相推诿”(占比18.3%)。
二、意见和建议
(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和设计改造。随着中国消费群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家电消费逐步从追求低价转向追求品质、品牌、售后、体验等。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时尚美观、节能环保、智能互动的中高端产品。这种消费趋势的转变给家电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和设计改造,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使用方便舒适的产品,真正做到技术和人的融洽、和谐,才能继续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
(二)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调查的情况看,五类家电产品的调查故障率在15.1%至23.2%之间,反映出家电产品质量问题依然严峻。家电厂商应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努力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于此同时,要强化售后服务管理,畅通投诉渠道,优化服务流程,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从电话接听、问题处理、到最后解决既方便快捷又规范高效。
(三)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努力营造家电市场放心消费环境。提高家电售后服务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市场环境,各家电厂商是第一责任人,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更为严格的家电售后服务标准,从制度上保障家电售后服务质量;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修理服务行业的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大幅提升消费者对行业企业的信心;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家电维修服务行业中存在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努力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的家电消费环境。
(四)按需选购,理性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和使用习惯。随着家电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此次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不要盲目追求高价格、大尺寸、新功能等,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科学理性消费。如选购空调应按照家居面积选择匹配的空调,过大或过小的匹数都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同样,选购电视时不能盲目追求屏幕尺寸,要综合考虑电视摆放的位置、距离、角度及使用者习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尺寸、款式。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作为家电产品,均有使用寿命限制,经历较长使用年限后,电器产品的安全及性能指标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要定期进行保养维修直至更换,确保家电使用安全。
(五)定期保养,细选服务,遇到权益受损情况主动维权。提醒消费者要按照家电使用说明定期对家电产品进行专业保养,必要时进行维修。目前,家电售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的家电产品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不要轻信家电维修服务信息查询、搜索结果,尽量通过品牌网站、官方电话等正规渠道查询相关服务信息,避免落入“冒牌”、“套牌”服务的陷阱。
遇到合法权益受损情况时,一旦协商解决无望,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主动维权自身权益。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5
一、婴幼儿用品安全形势严峻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国内婴幼儿用品质量安全问题,让众多家长惊慌失措。奶粉问题自不用说,尤其是一些国产奶粉频频被爆出一些质量问题,导致许多消费者不得不从国外高价购置奶粉。
婴幼儿的化妆品强生也出现了问题,在国际市场大肆召回,而对中国市场则“视而不见”,再加上一些儿童服装毒素超标事件屡屡出现,婴幼儿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考验着中国家长的神经。
据宇博智业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已经进入了又一次持续时间更长的生育高峰期,经历第四波婴儿潮,时间将持续到年。这股婴儿潮将全面冲涨起容量巨大的中国婴儿用品产业市场,形成一个0到6岁婴幼儿的衣、食、住、行、育、玩等生活消费品的庞大产业群。
寻找高质量、有信誉的婴幼产品,成为众多家长的愿望,尤其伴随80后一代生育高峰的到来,他们对婴幼产品的要求更高。
如何在这一背景下获得市场的一席之地,成为许多经营者的重点考虑问题,特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于婴幼用品的要求显得更严格。目前许多经营者也将产品的健康、安全视作公司长久发展的基础。
二、中高端市场比较紧缺
从国内婴幼儿用品市场来看,目前中高端销售平台也比较紧缺。
有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孕婴行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母婴用品市场成为很多的创业者争夺的高地,一方面是,母婴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人尽皆知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母婴用品店在规模、服务、购物环境、经营范围等方面差别较大,其中也是鱼龙混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婴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产品种类齐全,购物环境舒适,更要求服务的周到、细致。一次性可买齐所需的全部孕婴用品,不用东奔西跑,更不用排长队等候,孕婴用品超市“一站式”的购物模式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销售模式。
目前在北京,已经有一些商家开始将目光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一些商家在店内汇集了许多国外的品牌产品:婴儿衣服、化妆品、奶嘴、玩具、婴儿床,一应俱全。其中在一家婴幼超市,有一种来自新西兰的水,非常昂贵,专门用于为儿童冲沏奶粉,5升装,价格在人民币100多元。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年母婴用品行业项目调研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一文指出,我国城市新生儿用品家庭月平均消费达900元多元。再加上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婴幼儿消费,中国大陆的婴幼儿用品市场每年将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婴幼儿用品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平均每年递增17%以上,婴幼儿用品的销售方式也逐渐从商场专柜到专卖店。在城市,追求健康和高品质目前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目前国内的母婴用品店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正处于疯狂扩张的阶段。但在这个市场中,缺少知名的品牌销售平台,导致国内许多消费者不得不花大价钱从国外购买。
三、服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内婴幼儿用品销售业态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场、品牌专卖店、婴童用品店、大型婴童连锁店,一些创新的零售模式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大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例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婴幼儿零售品牌、数量众多的c2c婴幼儿用品的网络店铺等,其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具有累积效应,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对品牌的消费偏好会逐渐增加。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品牌认知度很高的婴幼儿用品品牌将获益更多,品牌效应会愈加凸显。
如何在这种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些商家也在寻求创新。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的婴幼儿市场很大,但是缺少一些大的销售平台,消费者需要一个信得过、货品齐全的大型“超市”,在这里不仅能“一站式”购齐所需产品,还能享受到额外的服务。
北京一些婴幼儿用品商家也在服务上开动脑筋。不再单纯以销售产品为主要服务,反而在提高服务方面下功夫。比如,一些专营店注重对销售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婴幼儿知识,以帮助更多的“孕妈妈”了解“宝宝”的需求。同时在商场开辟更多的服务区域,与“孕妈妈”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等。
“更专业、健康的服务,可能会成为整个婴幼儿用品销售行业的重要销售增长点。”一位业内人士称。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6
20xx年白酒行业最热门的一个词无疑就是“小酒”,生活方式改变带动了小酒消费的热潮,人们在招待、聚会等场合越来越追求自由、轻松、时尚化的消费方式,而小酒便捷、个性化的特性恰能迎合这部分群体消费偏好。这几年白酒消费升级很快,尤其在健康理念影响下,“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小郎酒炫彩装100ml终端价位在30元/瓶,五粮液干一杯彩瓶118ml终端价位在50元/瓶。小瓶酒,高质量,大市场,是趋势也是潮流,江小白从名不见经传到年销售达10亿+级别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小郎酒20xx年单品销售已近30亿,以往不受重视的小酒华丽逆袭,引得众酒企纷纷布局小酒市场,小容量酒俨然崛起,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白酒品类。
现状:
市场上小酒大体分为传统小酒和时尚小酒两类;传统小酒胜在经典,如“小牛二”、“红星小扁”、“小郎酒”;时尚小酒,胜在创新,如“江小白”以青春小酒定位,准确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用层出不穷的文案吸引了消费者,引领了整个行业的热潮。
软肋:
1、跟风导致同质化严重:“青春时尚”似乎正在重蹈覆辙当年爆棚的“年份酒”概念,企业一时都陷入青春期不能自拔,给小酒市场带来了活力的同时还有压力,就连一些传统名酒也跟着时尚一把,如洋河洋小二、汾酒闹他小酒、泸州老窖泸小二,其它更是从者众,白小乐、云小白、江小任、谷小酒、徐小天、刁小妹等,基本都是漫画人物+情怀语录的套路,大家都卖情怀情怀就不值钱了,这让青春本就迷茫的消费者一下又陷入了选择迷茫,鸡汤开始有毒,据说连淮南老母鸡汤的生意都受影响了。
2、定位雷同导致渠道竞争加剧:这恐怕是所有做酒人心中共同的痛,目前小酒市场主要进入的终端为cd类餐饮、大排挡、烟酒店、批发部,商超等传统类渠道,目前这类渠道的资源虽然比较庞大,但已被传统小酒强势品牌牢牢把握,其他小酒品牌要想进入这些渠道,将会比较困难,这些小老板已被惯出了一身坏毛病,不是畅销产品在他们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而且小酒利润空间相对较低,进店以后很难有大的宣传、促销来拉动,上促销员更是不可能,进了店也只能在货架上受人白眼孤独的老去。就是江小白开始也是采用线上微博、论坛等营销方式,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和资金累积后又回归到了传统渠道和竞品进行近身厮杀。
破局
江湖之大,何以容身;
破局———唯有创新!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不是不为,而是和对手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纬度,自然不存在争。
户外晓酒,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1、独特的品牌文化;
一款好酒的灵魂就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品牌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受消费主导,只有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才会最终认购产品”,通过“文化力”拉动“销售力”,促进“产品力”。
户外不只是一种运动,户外晓酒,也不只是一瓶酒,蕴含的是一种自由、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一种自然理念,一种精神追求;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户外情怀,古镇小桥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大漠长河落日。此情、此景、此酒,让情怀、产品和文化的完美融合达到与消费者的共鸣!
2、精准而独辟蹊径的销售渠道:
市场定位:热爱户外运动,追求生活品质,有闲、有消费能力的中年人群;
销售渠道:各种户外群体、协会,如驴友群、徒步群、游泳、自行车、越野、登山等各种运动团体协会,从消费场景出发,应时应景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市场解决方案。
3、定制:
户外晓酒+定制=给老虎装上翅??
近年白酒行业除“小酒”之外还有一个热门词汇那就是“定制”。150箱的起定量,户外晓酒就可以根据客户的意愿诉求,将专属文字、图片等个性化元素融入酒器,看似简单的改变,产品性质已从商家的转换为了客户自己的产品,定制让酒不再是简单的实用或视觉感受,实实在在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和附加值,让酒成为心灵与文化的延伸,“定制”让每一位客户都拥有自己的品牌,让每一款酒都演绎不一样的独家故事!
水产品市场调研报告篇7
为摸清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了解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倾听企业的政策需求和建议,农产品加工局今年首次开展了全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工作。在各地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调查共收到10922家企业上报的有效样本。在此基础上,农产品加工局完成了1项全国总报告和17项地区分报告,全面分析了全国及部分重点地区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及转型发展趋势等内容。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92年之前为滞缓阶段。这一时期成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经历几十年的优胜劣汰后,当前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9%。1992年至20xx年为兴起阶段。由于不断化改革影响,该阶段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并呈现企业数量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这10年中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21.4%。20xx年至20xx年为高速阶段。受居民食品消费社会化供应步伐加快、加入wto等因素影响,此阶段新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66.5%。由于企业增长快,竞争激励,从20xx年起小麦制粉、玉米淀粉等部分子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初显。20xx年至今为转型阶段。受成本增加、产能过剩、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新建企业增速明显放慢,现存企业加快了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步伐。调查结果表明,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呈现以下阶段性特点:
(一)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平均创企时间为11年。食用类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集中度不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数量的占比仅为2.4%。根据调查分析,“最常见”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是主营业务收入在20xx万元至1亿元之间,从业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从企业创建年限看,粮食酒加工企业的“资历最老”,平均年龄为14.3岁,其次是烟草、乳制品、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海水水产品等行业,企业平均年龄分别为13.4、12.8、12.6和12.4岁;薯类制品、杂粮杂豆制品、羊产品,以及木本植物油加工等行业是最为年轻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0.0、9.9、9.8和9.4岁。
(二)总体技术水平较弱,科企合作正在加强。调查显示,多数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有13.1%的企业认为自身技术水平在国内占优势地位,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仍占优势地位仅有4.4%,下降了8.7个百分点。从加工装备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关键生产设备绝大部分是国内品牌,但使用效果明显低于原装进口品牌的;企业自主研发或者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设备使用效果较好,近年来的安装率也在上升。从技术连结关系看,62.5%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连结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聘请兼职技术顾问;科企共建研发中心也是较常见的技术连结方式,研发中心设在企业和设在科研单位设置的分别为22.6%和11.4%;企业委托科研单位开发新产品的占比为18.8%,直接购买科研单位技术专利的占比为9.3%。 从合作效果看,认为科研单位对本企业有较大帮助或者非常有帮助的达到33.3%,其中共建研发中心并设在科研单位的效果最好。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严重,是我国大部分食用类农产品加工子行业的竞争现状。为应对日益高企的成本上涨压力,近年来企业纷纷主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60%左右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整。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调整方向的企业占比最多,32.8%的企业近年来正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在结构调整上,部分企业走得更远,完全尝试新行业。刚刚尝试进入新行业的占6.5%,已成功转型到新行业的约占2.3%。
(四)加快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愈来愈重视向上下游延伸发展。一方面,企业重视原料的供应能力建设。当前56.3%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了原料种养殖基地,未来3年有37.3%的企业将加强原料基地建设;除自建基地外,企业还加强农资供应合作,约56.6%的企业向农户或合作社提供某种生产资料,其中种子是供应比例最高的生产资料,29.2%的企业给上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供应过种子,化肥、种苗、农药的供应比例分别为22.2%、21.1%和17.4%。另一方面,企业拓宽了服务业经营项目。种植基地观光旅游是最常见的休闲服务,在有种养殖基地的企业中,20.3%的企业开发了休闲农业项目,工业旅游、产品体验店等也发展迅速,13.8%的企业开展了工厂参观旅游,13.8%的企业有产品体验店。
(五)“互联网+”前景广阔,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仍低。
受网络销售火爆增长影响,大部分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销售业务。当前,47.5%的企业已开展了某种形式的电商销售,其中64.3%的大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开展了电商业务,是微型企业的1.9倍。已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中,自建电商销售部门的占比为53.8%,在阿里、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有自营店的占34.6%;由经销商在电商平台代理销售的占46.8%。在尚未开展电商销售的企业中,超过半数正在筹划开展相关业务。与互联网销售业务增长迅速形成对比的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采用了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是一种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经营管理企业的占比仅为18.8%。
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对“三农”发展贡献突出。调查结果显示,81.3%的加工企业与农户或者农民合作社签订了长期订单;88.9%的加工企业只从国内购买农产品原料;近七成的加企业雇佣本地员工的比例在80%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与“三农”发展天然紧密联系,为农产品稳定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制约因素
目前,多数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成本上涨、融资困难、招工不足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不充分等制约因素。
一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过半数(53.9%)的企业没有研发中心,导致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多数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跳出当前低端模仿、同质竞争的必由之路。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存在不少难点。46.33%的企业受缺乏技术人员困扰,44.3%的企业认为创新费用太高,缺乏市场和信息技术,对新产品、新技术需求不明确也是企业常见的创新难点。
二是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压力。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近3年来成本上升压力最大的是用工成本,其次为原料成本,选择的比例分别为77.6%和74.2%。52.5%的企业在财务费用(含利息、融资担保等)上感受到压力,46.3%的企业认为销售费用较重。此外,23%的企业在环保成本上感觉有压力。环保成本压力较高的有猪、牛、羊、禽、其他肉产品加工,蛋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以及薯类制品加工等行业,感压比例在30-40%之间;
环保压力较小的有茶叶、蜂产品、中药、稻谷制品等行业,感压比例在10-15%之间。
三是企业资金缺口、用工缺口均较大。70.1%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大部分企业同时缺少长期资金和流动资金。长期资金的缺口率约为22.8%,即全部企业平均有22.8%的长期资金需求无法满足;流动资金缺口更为严重,缺口率为31.5%。食用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用工荒比较敏感,经常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为37.8%,技术工、普通工和销售人员的缺工比例基本相同,缺口率均在12%左右。存在招工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用工多。分行业看,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因薪酬、福利吸引力小产生的招工缺口较大;植物油加工、食用畜产品加工行业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少;果蔬茶加工行业的季节性用工缺口最大。
四是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三分之二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加工副产物,但能够较充分利用副产物的企业占比仅为20.2%。认为副产物价值没有充分开发,还有较大挖掘空间的企业占比为25.3%,将副产物销售给其他企业的占比为26.3%,还有约5.7%的企业完全将副产物作为废弃物处理。分行业看,乳制品、蜂产品、茶叶等加工行业没有副产物的企业比例较高,分别为60.2%、58.3%、51.2%;植物油加工、小麦制品、稻谷制品等行业将加工副产物销售给其他企业的比例较高,均在35%以上;果蔬制品、水产制品行业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不好,10.4%的蔬菜制品企业、9.1%的干果/坚果制品企业、7.3%的水果制品企业,以及10.7%的淡水水产品企业和8.9%的海水水产品企业将副产物废弃。
三、对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处在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第一,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应加快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政府应加强引导,一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改变小微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小、散、乱,卫生状况堪忧的现状;另一方面应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设备升级、技术创新,通过融资政策扶持企业加强科研投入,通过促进科企对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第二,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产销对接。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最重视的问题是销售渠道。70.6%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认为企业近期的发展制约因素是销售;73.1%的企业长期发展关注重点是市场拓展;74.8%的企业重视管理层的市场推广能力培训;62.5%的企业认为人才储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销售团队的能力不足;70.7%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信息服务最有价值;76.3%的企业已开展或筹划开展电商业务。为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应积极扶持产品品质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地方特色产品、地方老字号产品等的宣传推荐力度。政府还应重视电商销售对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作用,积极组织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加强电商业务的培训和推广。
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减少资金和用工缺口。流动资金缺口、招工缺口是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易患的“季节病”。国家应鼓励各级各类金融机构深入研究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收购、生产销售、资金回笼的时间特点,建立符合食用类农产品加工行业特点的融资政策。解决用工困难方面,应当积极探索季节用工稳定机制,将原料基地建设与工厂用工等相结合,吸纳农产品采收后的赋闲劳动力,还要加快技术升级,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第四,鼓励原料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原料基地未来将成为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原料基地建设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是企业提高产品品质、保障原料供应、降低原料成本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应鼓励企业建设种养殖基地,扶持企业开发利用基地从事休闲农业经营,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支持副产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企业综合利用秸秆、稻壳米糠、果皮果渣、畜禽骨血等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装备投入实行政策性奖补;对企业综合利用技术设施装备改造升级贷款基准利息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综合利用设备装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副产物递次利用、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努力实现增值增效,资源化利用、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