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内的数教案优质5篇
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细致,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受益,教案的编写过程应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确保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落实,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以内的数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三以内的数教案篇1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课后小记:
课题十一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第3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7、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
课题十二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3、第10题:比一比。
(1)明确要求,看谁先夺得红旗。
(2)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
(3)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奖励给一个小标志。
(4)再加入几组比赛题,尽量让学生多参与。
4、第1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订正。
(3)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思考题:小组讨论完成。
一共12人,每两人之间插入一个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四、补充练习
1、在 ○ 里填上“〉 ”、“〈 ”或“=”。
5+6 ○8 13-6 ○6 12+2 ○15
15-7○ 6 16-8○ 8 11-2○ 7
12-6 ○15-4 10+5○ 13-7 17-9 ○18-10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5=6 13-4=9
课后小记:
三以内的数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二、活动准备:
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三、活动过程及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三以内的数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 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10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号,以及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10以内两数相加的算法,会读会写加法算式。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引导。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 投影片 教学卡片 小木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激学导思
一、 导课
出示影象资料《猴哥》主题曲 快乐的35分钟又要开始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想不想知道是哪里?
(放课件《猴哥》)
以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故事引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
二、 新课
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能用以有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一:
音乐里面唱的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到孙悟空的故乡花果山去看一下。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27页,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二: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你们能看这副图画也提出几个小问题么?
活动三: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下面让我们一个个来解决好吗?首先我们看书上小朋友提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谁来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中择优,第2种是把地上的5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来,知道有8只小猴子。
(学生跟教师边做手势边说)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窗,积极发言!图上有:小猴子、小鸟……
学生认真观察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知道有8只,可能想出的方法有:
1、 挨个数
2、 地上的与树上的合起来。
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
概括总结
提高能力 那怎样表示5和3合起来就是8呢?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讨论的最积极,想出的办法最好,老师就把“创新小学士”的奖章发给他们,下面开始吧。
教师肯定每一种方法多中择优,随教材进行教学。
象这样把5和3合起来的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加法
介绍加法,板书课题: 加 法
(鼓励想出这种方法的小组)
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读呢?
“+”叫做加号
下面你们能用刚刚学到的加法解决第2、3个问题吗?
解决28页绿点标示的两个问题。
谁来解决第2…问题。
(全班交流答案)
活动四:
练习:
1、 小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 看图提问题,列算式。
活动五:
下课的时间快要到了,可是我们还有一部分题没解决完怎么办?不如我们把它们放到问题口袋里留着下节课解决好吗?
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可能想出:
1、 用小棒
2、 分成方法
3、 5+3=8
……
找有经验的学生读,然后集体读,认识加号。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口算结果。
交流答案,说出理由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谈收获!
板书:
加 法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
5+3=8 1、ooooo ooo
加 2、用小棒
号 3、分成法
………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三以内的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习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1、箭头方向牌
2、黄色球4个,红色球1个
3、数字卡1-5大小个一个
4、三角形4个,圆形1个
5、红苹果4个,绿苹果1个
6、情景动物图片5个
学具:
1、(三角形图片4个,圆形图片1个)幼儿每人一套
2、水彩笔每人一支
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球,学习找不同的物体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二、出示苹果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不同物体
1、师:小朋友真棒,我还想考考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有什么颜色?它们都是一样的吗?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三、出示三角形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的方法,确认物体的排列数序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习。
5、检查评析,表扬幼儿。
四、游戏:排排队
1、师叫五个小朋友出来,其中一位是男孩或女孩。
2、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
6、小结并表扬幼儿。
五、结束部分
1、出示情景动物图片,指导幼儿观察,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看看它们分别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2、指导幼儿完成书本练习p28
六、延伸部分
将学具投入区内,幼儿日常中继续学习操作序数排序。
三以内的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总结:原来有3人浇化,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问: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问: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板书:3+2=5)
读算式:3加2等于5。
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画圆圈,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圆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 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送信的游戏,大家看到书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数?
2+2这封信送到了4这个邮筒里,为什么?
你能把其它的信也送一送么,用线连一连。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