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4-03-12 17:02:14 分类:备课教案

有了教案使教师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通过教案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模板5篇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1、 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 认读二类生字

3、 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 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 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 完成课后练习: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 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 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 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 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 艰难的喘气

4、 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⑤教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②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 ③小结 ④预测。

到了2008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 教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1)导入

(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调查

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多长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谁来说说看,你每天大约睡几个小时呢?(指名汇报)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情况,并亲手制作统计图呢? 请看书本第88页的“小调查”:课前,我们已经调查、统计了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并完成了统计表。

3、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水彩笔,独立完成书本上的统计图。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快!(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并进行汇报、交流。

5、你们知道吗?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应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你觉得咱们班的同学是不是都有着充足的睡眠,如果没有,你想说些什么?(合理化建议)

五、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来看看,看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篇3

教学内容:《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复习已认识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2、出示七巧板拼图: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图形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3、引入揭示课题:

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出示课题板书:有趣的七巧板)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出示七巧板: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2、认识七巧板:

师: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请孩子们各抒己见后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通过提问的形式补充完善。

生:七巧板有三种图形组成,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生:三角形有5个,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

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三、自主探究,开发潜能

导入:大家喜欢七巧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转它,用它来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和喜欢的图案。好吗?

1、组织竞赛。

我们来分小组比赛!看哪组小朋友们合作得最好,拼出的图形最多。

2、先来简单一点的,用两块拼:

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

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指名回答。

师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3、用三块拼:

师: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我们已经认识的哪些图形呢?

试试看,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长汇报结果。

师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4、用四、五、六块拼:

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拼好后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用哪几块拼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组长进行统计汇报。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

5、用七块拼:

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1)模仿:展示七巧板拼出的各种有趣图形,激发学生动手拼图的兴趣。

请三名同学到展示台上模仿着拼一拼。比赛谁拼的最快、最好。集体反馈。

(2)创新:刚才我们是模仿着拼图的,接下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拼出漂亮的图案。把拼好的图案摆好在桌面上。摆好自己的作品后可以走出座位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参观、点评作品。

师: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生1:我喜欢某某的作品,因为……。

随机将好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师:这节课同学们开动小脑袋拼出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高兴吗?

(4)现在请大家快速完整地把七巧板拼在正方形盒子里,比一比谁拼的最快!

(5)介绍现代智力七巧板:

今天咱们是用传统的七巧板玩拼图游戏的,传统七巧板虽然能拼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图案,但是与现代智力七巧板相比存在缺陷,它缺少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圆,三角形又太多。现代智力七巧板是在传统七巧板基础上引用了高等数学原理设计的一种益智玩具。与传统七巧板比较图案更生动,变化更多,可以锻炼手脑并用的能力,启迪创意思维。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实践课,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生1:我会用七巧板拼小兔子和大树了。

生2:我还知道七巧板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3:我知道七巧板为什么有意思?

……

板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

有5个有1个有1个

【教学思路】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说、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抽象的讲解对他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乐学、爱学。

教材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然后从简单到复杂,放手让学生尝试两块、三块的拼塔,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最后是七块的拼搭。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并说出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基本的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七巧板拼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充分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进行课题研究上的一节研讨课,如何在实践活动课中体现课题思想进行了尝试。“有趣的七巧板”的指导设计,是本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全过程。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本节课引入课题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有关七巧板的哪些知识?”给学生创设自主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做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拼图。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利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拼出图形。这一过程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发展与升华。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创造体验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在创作活动中许多学生热情很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参观、点评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3、掌握技能,体验成功。

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学生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思考,勇于探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选用了哪几块图形?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两块到三块,再到四块、五块……,操作由易到难,学生在操作体验、反思与交流,并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4、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把评价渗透到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咱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

(播放小裁缝的故事)

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

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

三、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

小朋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

(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刻度0表示起点。(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

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什么?

(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

2.认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吗?

自己说说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

还有谁找得不同,但也是1厘米?

(3—4人)指名说一说。(师注意纠正第一个学生: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指出来。

(停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着课件)

(2)1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划比划?

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正好都是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不能动,哦,轻轻抽开它,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自己试一试。

把你比划出的1厘米放到尺上比一比,手指不能动,再拿一看。

(3)好,放下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

(4)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了,找找咱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学生说到的第一第二个教师拿出尺帮他量一量。)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咱们手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

3、认识几厘米。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2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

你为什么认为它是2厘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

有2个1厘米,就是2厘米。

还有谁也找到2厘米了?(指名学生回答,2个)

伸出小手比划出2厘米。

小朋友比划得挺准确的,你还能找到几厘米?指着尺子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说了3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3个1厘米是3厘米。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都从0开始)你们为什么都从刻度0开始?

②(不是从0开始的)你数得真仔细,从刻度8到刻度15是7厘米。(数一数)还有谁也找到8厘米了?哪种方法更好?

③(找的短的)还有谁找得长一些?

看来,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我们一般都从刻度0开始看起,这样非常方便!

(6)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

(7)刚才小朋友认识了1厘米,还知道看几厘米时一般从尺的刻度0开始。现在厘米和尺是咱们的好朋友了吗?和咱们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样?请出咱们的好朋友。(师也拿出尺和cm卡片)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

(师举起cm卡片)还把它送回去。(示意学生放回抽屉)

咱们认识了直尺、厘米,现在和好朋友玩个闯关游戏好吗?

5、第一关:量一量。(课件出示)

(1)准备好了吗?(停一下)

(出示学具三角形)

用尺量量这条最长的边是几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

谁想上来量。

(没有对准0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样量,你有什么意见?

(一般把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看另一个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2)(师举起纸)再量一量方格纸的长边是几厘米,比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放歪,师随意把尺往方格纸上一放。)尺子这样摆行不行?尺要放平

小朋友觉得在量长度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书:量:对准放平。)

(3)再来量一量手掌宽和一拃长。(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宽时要五指并拢,从最宽的地方,平平地量。

那你看这个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正好6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6厘米。

如果比6厘米多一点点呢?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几厘米。

(4)你能像图上这样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约是几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写下来。(师下去指导学生量)

这就是咱们身上的尺,每个小朋友手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缝和小裁缝,他们的一拃也不同,咱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尺。读一读,记一记。

真棒,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课件演示)(耶!)下面进入第二关。

6、第二关,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切换视频)

画完后,自己量一量,检查一下是不是4厘米。

谁想画看?一边画一边说。

这是放大的4厘米,真正的4厘米只有这么长。(指着学生作业)

(2)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你画了多长?

同桌交换,互相量量,画对的,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夸夸他。

7、第三关估一估。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闯过第二关,放个鞭炮庆祝一下。(耶)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

(1)小朋友还记得第一关量的身上的尺了吗?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宽、一拃长、食指宽)记住身上的尺了吗?

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比眼力。

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屉里。

(等学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开始)

估一估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指名回答)(板书学生答案)

小朋友,你们看他会用自己身上的尺或刚才量过的东西帮自己估计,真会动脑筋。

(也可以借助对1厘米或2厘米的认识进行估计。)

老师帮小朋友量一量?(板书正确答案:6厘米)(指名学生回答)

一般前后相差不超过2厘米的,比较接近的都称得上是估计高手。是估计高手的请举手,真棒。

(2)小朋友们,你们都会估计了吗?没有尺,可以怎么办?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好吗?

咱们估计2个,(出示课件表格)估计自己的中指长和数学术封面短边的长,把估计的结果填在这2个括号里。

小朋友估计得怎么样呢?拿出尺来量一量。

(把学生作业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计得怎么样?(如果相差远:没关系,咱们刚估计了2个,以后多观察,估计能力会越来越强。

这次估计得比较接近,是估计高手的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小朋友,咱们第三关也过了,(课件演示放礼花)耶!

四、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咱们和谁交了朋友?这个新朋友能帮我们干什么?(量物体长度)

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长度?你还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

给老师帮帮忙,量量教室的长好不好?怎么了?

看来,用厘米做单位是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

量比较长的物体还要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想再继续研究吗?

课后:

小学二年级加与减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3、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3、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

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

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

2、练习

(1)对口令,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

(2)说说大约几千米

引导学估计

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作业

练习十二1-4

2题,学生看题目要求和图,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在做

学生独立作业

四、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79页例4,80页课堂活动,81-82页练习十二5-9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毫米的实际长度

2、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选择正确的'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有多长,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3、3657米大约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课

1、教学例4

学生拿出直尺,请观察,直尺上长度单位都有哪些?

学生逐渐观察得出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说是1mm,学生读

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几份?

学生观察数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学生读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2、感知1毫米

请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

学生自己比划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体吗?

拿出2分硬币,量一量有多厚,大约是毫米

还有吗?

学生在量

3、整理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吗?

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练习

1、80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2、80页2、3

学生测量

3、完成81页5-9

四、课后记

五、时分秒

1、能认识,写钟表的具体时刻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能进行时分面的简单换算

4、能计算经过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会合理安排时间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