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观后感范文参考7篇

时间:2025-01-06 17:01:10 分类:读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观影时的情绪,提升写作能力,通过观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观后感范文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观后感范文参考7篇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1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去参观中华慈善博物馆。进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瓷盘。这个瓷盘十分高大,墨绿中透着一丝白。盘中刻画着一位圆佛,他慈眉善目地笑着,旁边有两条巨龙,正张牙舞爪地怒吼着、咆哮着。“红花须得绿叶衬”,一般人只会看到那瓷盘的美丽,却没看到他架子的鬼斧神工,它是用上等的红木做的,上面雕刻着两只栩栩如生的猛虎,露出尖尖的獠牙。背面看,一个巨大无比的如意竖在那儿,撑住了整个瓷盘。如意上虽无宝石,但雕刻技术高超,就像是有闪耀的珠宝,熠熠生辉。

来到“仿古慈善街”,这里的古代慈善街道数不胜数,有专门收养老弱病残的`福田院,有从事医疗慈善的机构“惠民药局”,较早的家族义庄“范氏义庄”,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免费摆渡的“义渡局”等。

向前走了几步,看到模拟区,这里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天崩地裂,这感受是汶川百姓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手拉手、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向灾区捐赠物资,让更多的人帮助灾民、官兵。

让我们走进中华慈善的世界,探寻精湛深遂的慈善文化。驻足于此,我更加理解孙中山先生说的:“仁之种类,有救世、求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这句话。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帮助更多的人吧!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2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3

星期六下午,我学完跆拳道,妈妈带我去了台州府城墙博物馆游玩参观。

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座落在巾山脚下的巾山广场。一进门就看见罗哲文选生苍劲有力的题字。再向里走,您能看见一座栩栩如生的江南长城的模型。随着我们的指点,三台电视机和灯光为我们一一介绍,让我知道了崇和、靖越、兴善、镇宁、丰泰、括苍、朝天,这六扇围绕古城的城门。

我又看见了那英姿飒爽的戚继光将军,正在排兵布阵。还有那精致的沙盘,坚硬的仿真石墙,古老的民俗用品等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橱窗里的场景是许许多古人在修建城墙,他们有的在打水泥,有的人在挑着沉重的城砖,还有的人在添补墙的破洞。一个个小人都做得非常有趣可爱。他们的城墙也是一样的逼真。有许许多多的游客在观赏。我们还看到古人在修城墙的'时候在用牛车来把土地压实。

在最后一个展厅,我们看到了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实景展盘。让人错觉回到了千年之前。设置精妙的江下街微缩场景,仿佛让我穿越到了那个时候。几个强壮的大汉在背运船上的麻袋,在一家水果店的门口放着许多的西瓜和桔子。让我看着觉得好玩极了。在旁边的一家药店,我犹如闻到了药味。在旁边还有一首古老的童谣,写的是就是江下街,“外婆家,江下街……”

在这里,那斑驳的断痕,流金的岁月,有关古城历史的一切,值得每一个参观者带着对文化的尊重,永久记忆和珍藏!

我爱临海古城,我为我是临海人而感到自豪!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4

星期二上午,我们学校五年级全体师生去参观雷州博物馆。雷州市博物馆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

走进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的博物馆,沿着“历史沿革”,“览尽民俗风情”观赏“石狗奇观”,疑视“历代陶瓷”,品位“古代今书画”及“纪念雷州改革开放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等,一个个专题展示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赞不绝口,古代雷州改革是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和发展,形成特色的雷州文化。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楼的古代石狗展厅。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叮掏,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鼻大耳肥。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石狗体形、重量各异,大的超过2米,小的仅有10厘米,最重的有1吨左右,而一般的石狗跟家庭饲养的狗一样大小。据雷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最大的石狗是雷州城北门的大石狗,连座约高2.5米,年代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时期古合州后改雷州治旧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约有1400多年。有人估算,仅雷州市境内现存的石狗就约有25万

过了2、3个小时,我和同学们就把博物馆参观完了。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赠的,有的是什么地方出土的,还有的是借展的等,看得我目不瑕接,眼花缭乱。

中华民族是这么伟大的啊!

北京自然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市崇文区,它主要展示古生物化石。

一进自然博物馆给人的感觉非常宁静,像回到了史前时代。第一展厅里有恐龙、恐龙蛋化石。那些恐龙蛋非常大,像一个个哈密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副马门溪龙的骨架,它像一座人行天桥。它的身体一直从展厅门口伸到展厅中后部,全长约20多米。它那长长的脖子就有10多米,它的长脖子有助于在深水中呼吸。

这时我一眼就看到了剑龙,它的背上长满了三角形的刺片只要有危险的时候那些刺片就会变红,使敌人害怕。其实它只是个草食恐龙,那些刺片只是用来保护它而已。

忽然,我发现了一只一米多长的蜻蜓扒在树上。我和妈妈都以为是故意放大的,可是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那是石炭纪的蜻蜓,因为那时候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养气充足所以昆虫都会长那么大。

这次参观自然博物馆我还有很多收益,我了解到很多两栖动物和水生动物的知识。

北京自然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市崇文区,它主要展示古生物化石。

一进自然博物馆给人的感觉非常宁静,像回到了史前时代。第一展厅里有恐龙、恐龙蛋化石。那些恐龙蛋非常大,像一个个哈密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副马门溪龙的骨架,它像一座人行天桥。它的身体一直从展厅门口伸到展厅中后部,全长约20多米。它那长长的脖子就有10多米,它的长脖子有助于在深水中呼吸。

这时我一眼就看到了剑龙,它的背上长满了三角形的刺片只要有危险的时候那些刺片就会变红,使敌人害怕。其实它只是个草食恐龙,那些刺片只是用来保护它而已。

忽然,我发现了一只一米多长的蜻蜓扒在树上。我和妈妈都以为是故意放大的,可是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那是石炭纪的蜻蜓,因为那时候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养气充足所以昆虫都会长那么大。

这次参观自然博物馆我还有很多收益,我了解到很多两栖动物和水生动物的知识。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那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那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构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构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

陈列经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此刻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研究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构成了特定的印象,所以,在方案设计时十分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坚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构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仅坚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并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资料,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4月2日,学校组织了全校学生去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

上午9点,我们步行到达了目的地——中国湿地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同学们便被博物馆别致的建筑设计,丰富的科普知识给吸引住了,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与畅享。

中国湿地博物馆分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用大量的塑料模型、图片、标本与互动游戏形象的表现出了湿地之美以及人类目前与湿地之间的关系。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令我受益匪浅。我从中知道了知道了湿地的概念与现状;湿地对人类以及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人类对湿地的破坏。西溪湿地千百年来给江南杭州一带的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资源,令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湿地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湿地令我们的环境更优美;湿地令我们的资源更富足;湿地令我们的生态更平衡。湿地无私地奉献,我们人类应该更好地呵护她,应该反馈她,然而,事与愿违,如今,不仅西溪湿地,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湿地都正在遭到人类恐怖的破坏。人们疯狂的开垦湿地,随意的砍伐湿地内的树木,满不在乎地捕捉湿地内的动物,使湿地——生命之母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生态平衡极大程度上地遭到扭曲。

人类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高智商的动物,但是,连低等生物都能与湿地和谐共处,为什么人类不呢?没错,人类被利益蒙蔽了心灵,破坏了湿地,使地球母亲哭泣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我们要保护湿地,保护环境,使地球母亲不要哭泣,让她永远都能与自然一起快乐“生活”!

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历史博物馆有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很多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于2005年3月动工,9.25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殷墟一向以来都没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个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向我们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厅2.青铜厅3.玉器厅4.文字厅5.异常展厅-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个博物馆仅有两件是复原品,其余都是真品!

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

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一样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

10月4日这一天,天阴沉沉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情。

来到自然博物馆,我就直奔古爬行动物厅,进了展厅,我的眼睛就不大够用了。这里有天上飞的翼龙,地下爬的马门溪龙、原角龙,还有水里游的鱼龙……可以说是“海、陆、空”全方位“亮相”。

接着我又来到了古哺乳动物大厅,因为这里有我们课文上描写的黄河剑齿象的化石。我仿佛看到,这只大象正在向前奔跑,突然它一下子陷入淤泥中,它挣扎着,但无济于事,渐渐地它被淤泥吞没了。经过了很多年,它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在这个展厅我还了解到以往不知道的事情:原来长颈鹿祖先的颈部也就1米左右;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它的祖先和老在泥里打滚的猪差不多大!在大厅的拐角处,我们的眼光被吸引了,这里有一个花的化石,这是一种叫做辽宁古果的被子植物,它生活在1亿2400万年前,它的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大大地提前,它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朵花”。

上了楼,我眼前出现了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据说这是一位外国科学家捐献的。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世界:豪猪、长颈鹿、美洲狮、狼、猎豹、山猫……。瞧,几只狒狒在偷鸵鸟妈妈的蛋,被发现了,鸵鸟张开翅膀抬起一条腿去踩狒狒,那些“小偷”吓坏了,灰溜溜地逃走了。

来到“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看到一系列的数字,我震惊了:自1600年以来的四百多年中,已有88种哺乳动物灭绝,133种鸟类灭绝。17世纪平均5年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到20世纪每2年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未来20~30年中,地球上的生物将有25%处在灭绝的危险之中。由于人类的活动:猎杀、砍伐森林、垦荒、城市建设、环境污染、战争,大量的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这是多么恐怕的事情啊!如果我们再不马上采取保护自然的行动,那我们人类也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就要天黑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我的心情依然有些沉重,但愿我们这一代不要再犯前人的错误,不要再让更多的生物灭绝,能够还地球一个美丽的大自然。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今天学校组织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我终于见识了自然博物馆的神奇,震撼,博大,启迪。

地球原来走过了45亿万年的历程,生物的兴盛和灭绝,都是短暂的一瞬间,在自然博物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自然博物馆里,遗迹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我们好像回到远古时代,看到古生物,动物,植物,以及原始的人类,也看到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进化到今天的慢慢过程。原来自然不但可以孕育生命,但也可以毁灭生命。

当我看到“世界灭绝动物墓地”的时候,我心里既悲伤又疑问,为什么会灭绝这么多动物呢?我在墓地旁边的说明上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的生物经历了7次大规模灭绝,而产生灭绝的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土地的过度开发,野生生物的捕杀,环境的污染……

看到这些我心里惭愧不已,我感觉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在自然博物馆的宣传片上,有这么一段话,让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地球是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我们的家园。她很大,但不是无边无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饶,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爱护自然和善待自然,甚至破坏自然,那无异于是在毁灭生命,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5

前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重庆三峡博物馆参观。

重庆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从外观看,最显眼的是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妈妈告诉我:“蓝色玻璃代表着水,而砂岩外墙象征着山,体现出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我们先参观的是《壮丽三峡》展厅。我看到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的标本,还有许多鱼类的化石。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远古巴渝》展厅。在这里,我知道了人是由猿慢慢进化而来的。他们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用石头做的,后来才变成用青铜器。

接着,我们来到了《历代钱币展览厅》。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特大号的铜币,比我还高。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许多刀币、铜币、银币、金币和纸币。

最后,我们参观了《重庆·城市之路》和《抗战岁月》两个展厅。不过,我有些看不懂。但是,我记住了一些东西,有大炮、步枪、炸弹、火车头等。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不过,我明白了“三峡”指的是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可真有趣啊!下次我还要来。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6

去年暑假,我有幸游览了青岛的军事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一所军事最全面的博物馆。它临海而建,东至鲁迅公园,西临小青岛,整个博物馆景色秀丽怡人。

我们一进大门,先到室内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把透着寒光的剑,旁边有一个剑鞘,剑鞘是铜制的,上方镀着金,是外国友人为表示友好而送给肖劲光司令的一把苏联军官佩剑。

展厅里的压轴好戏是朝鲜人民军的礼物——上甘岭的一段长38厘米的枯树枝,当年志愿军们在上甘岭与敌人做殊死拼搏,地都被炮弹削矮两米,在这段树枝上的弹片多达35处!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多么的悲壮啊!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室外武器区:坦克、导弹、火炮,有些很有名,o2型木壳鱼雷快艇、红旗-2、伊尔其中,红旗-2和伊尔-14最有名。红旗-2曾两次击落在2万米以上高空飞行的u-2侦察机,u-2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侦查机,它进出他国如无人之境。而伊尔-14,是斯大林送给毛主席祝寿的,后来毛主席又送给了海军司令肖劲光。它长21.3米,宽31.7米,高7.8米,威风凛凛,傲对碧空,令人啧啧赞叹。

最后,来到了海上舰展区,鞍山号、南充号、鹰潭号、长城号、济南号等,都整齐地停在大海上。这些舰艇可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海军舰艇。舰艇上配有当时最先进的舰炮、鱼雷、飞鱼正是有了它们,才大振我军军威,打得侵略者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青岛军事博物馆记录了我国军事武器的发展史,正是有了这些“武器装备元老”才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拥有和平,拥有幸福!

参观观后感范文篇7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们带着我们几个到了普陀博物馆去参观。那是一个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让人感觉有点茫然。可是当你跨进大门就会让你大吃一惊,好像来到了渔民的皇宫一样。这是一幢二层中国古式的仿造建筑,栏杆上精雕细刻,房子前的空旷地都是用石板铺成。在里面让我们回味了前的沈家门渔村风貌,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渔民老前辈们用过的最古老的各种船,有大捕船,双拖船等……好像只要我们一眨眼,就能回到过去,看到渔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如箩筐,鱼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墙壁,还有一首有意义的打鱼词:“吃吃雨淘饭,困困湿舱板,裤脚缚草绳,风沙当背心。冬打天暴夏张网,秋柯大捕无没空,柯得鱼虾满舱板,剩下只有一竹篮。篙子一甩,上岸讨饭”。把过去的人捕鱼的辛苦和沈家门渔港做得有声有色。

来到第二层,走进了大厅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猪头和鸡鸭鱼肉等供品,妈妈告诉这是我们舟山人的习俗,每逢过年时都要祭祀菩萨。在旁边还有龙椅,龙櫈,和古老的`电话机,真是庄严气派。往里走去,里面还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灯,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炉等。在墙壁上还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参观完了这些珍贵的物品,我的脑海里印出古时候的老百姓怎样生活,渔民们怎样捕生。虽然历史在前进,但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